
| 栗憲庭先生講話 |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 現場實錄
栗憲庭:我為這個年會寫了一個序。題目叫做“中國當代藝術價值標準與收藏”。近百年的藝術由于意識形態的限制,尤其藝術一直得不到限制,以至于這一百年的藏品,尤其近三年的重要作品已經流失海外。這種教訓我覺得近十年非常好的現象,就是中國的收藏家開始意識到這樣的問題,開始買東西,開始從國外買東西來保留中國藝術和現代藝術的作品,這些物質的東西存在。
第二個想法就是我們買這些東西,收藏這些東西就會涉及到一個價值準則的判斷,什么是好東西,什么作品能代表我們這個時代,這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一個價值體系。當然價值體系的建設,不僅僅是藝術本身,它涉及到哲學和社會學整個文化建設的成熟。在藝術里面也有整個社會的努力,從藝術家、批評家、美術史家、畫廊和藏家都在努力來共同創造這樣一個價值體系。那么藏家是靠著他的眼光,靠著他的藏品來證實他參與了一個時代,一個文化建設價值標準的建設。從歷史來看,我們看到比如說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主義的以他們命名的美術館已經成為現代藝術史上獲得或缺的重要場館,我們研究現代藝術必須研究這幾個收藏。中國的藏家我這一段一直在看藏家的展品,在現在確實建立起來了自己的線索,不是完全無序,整個社會的努力,已經不是這樣。他已經參考了很多藝術家、美術史家研究的成果,他們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收藏線索,我已經看到線索的基本形成,這是我非常高興的,這也是李冰和陳喆發起收藏家年會,我愿意答應做第一屆的,先拋一個磚,然后引后屆的主席們有更多努力的空間。
第三個想把,收藏家、藝術家。這個英文詞在西方并沒有藏的意思,在中國的概念就是藏。西方美術館的體制是靠西方的收藏,我們暫且還用收藏家這個概念,新藝術的發生會靠博物館陳列溝通各個藝術家,使各個藝術家沒有很大的隔閡。在中國這一百年我們沒有建立起來藝術館的體制,國家沒有能力來收藏。有人寫了一篇文章,中國有人花那么多錢搞世界上最繁華的奧運會開幕式,沒有錢去投資文化,這個問題是我們不能夠左右的。但是我們作為一個藏家能不能自己,這也是我的想法,民間的力量建立自己的民間博物館,靠民間博物館遍地開花來逐步的完善這樣一個博物館的體制,那樣的話藏家的藏品就不僅僅是藏在自己家里給自己看,是公諸于社會,這是公益事業,來共同打造一個文化事業,這樣的一個私人博物館的建立,它就會溝通藝術欣的變化和大眾審美趣味與教育之間的環節。當代一百年發展歷史線索是老百姓完全不知道的,中國人大多數不知道,包括這些專家、教授、學者,非專業的專家教授學者也就是那種一個寫實主義,故事性的,基本的審美趣味,他不知道這個藝術已經發生太大的變化,這一百年,尤其近三十年,我們怎么樣把這樣的藝術變化告訴大家,有各種各樣的環節,我們收藏家年會我想也是一個環節,一個是靠收藏家自己來建立和社會的橋梁,這是我基于這么點的想法。這是個磚頭,請大家發表看法。謝謝大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