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超現實主義總是被理解成一種美學,一種神神秘秘的氛圍,與之相關的是,超現實主義,或者說布勒東思想中的弗洛伊德成分被夸大了,于是,超現實主義曾經被片面地理解成是一種反理性的文藝思潮。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靈魂人物與旗手的安德列•布勒東的思想也即被我們平面化了。
即使最簡要地概括,布勒東的思想也有三個來源:弗洛伊德、達達主義、共產主義。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學說給曾經當過心理醫生的布勒東提供了一種科學基礎,雖然弗洛伊德本人認為超現實主義者是“一群傻瓜”;達達主義為布勒東提供了一種反思的動力,一種在歐洲虛無主義的廢墟上重估一切價值的精神需求;而共產主義則是布勒東認為的理想的政治形式,因為“共產主義是唯一允許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在其存在的條件下獲得成功的社會制度”。實際上,從這些思想資源之中,布勒東所揀選的最核心的東西只有一個,即自由。他理解的自由是一種絕對的自由,這種自由不受理性、美學、習俗道德、社會制度等種種現實壓抑性力量的控制。因此,他雖然認同共產主義,但是卻極度反感斯大林主義,而對于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他則引用了青年馬克思的話:“新聞自由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它并不是一項賺錢的活動。”
對于人類實踐來說,這種絕對的自由呈現為一種不可控制的創造力,如阿波利奈爾舉出的例子,“一個人想模仿走路時,他便發明了輪子,可是輪子和腿卻毫無相似之處,于是他便毫無意識地創造了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就是為了維護這樣一種創造力,而這種創造力的背后即是人的自由。
以“自由”為核心實際上是一種徹底的人道主義,超現實主義就是要與一切凌駕于人之上的東西做斗爭,在這個意義上,布勒東理解的超現實主義實際上是一種革命方式,革命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放人,獲得絕對的自由。但這種絕對的“自由”只能以理念的方式存在,對于主體來說,它只能是一種意志自由,因此布勒東期望從藝術領域出發,從精神革命到社會革命,再最終把社會革命內化為精神革命,在這個意義上,布勒東認為實現共產主義只是一種最低綱領——“我們中間沒有一個人不贊成政權從資產階級手中轉到無產階級手中。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認為同樣有必要繼續體驗內心的生活,這當然不需要外部的控制,即使是馬克思主義的控制也不行。”
什么是超現實主義?“超實現主義,陽性名詞。純粹的精神無意識活動。人們通過它,用口頭或局面,或其他方式來表達思想的真正作用。它只接受思想的啟示,沒有任何理性的控制,沒有任何美學或道德偏見。哲學背景:超現實主義,建筑在對于一向被忽略的某種聯想形式的超現實的信仰上,建筑在對于夢幻的無限力量的信仰上,和對于為思想而思想的作用的信仰上。它肯定要摧毀其他的精神機械主義,同時代替機械主義來解決生活的主要問題。”
從一開始,安德列•布勒東就把超現實主義指向“生活的主要問題”,這就是超現實主義與形式主義之間最關鍵的區別,因此,我們把超現實主義歸納為先鋒派。但先鋒不僅是一種旨在介入日常社會生活領域的藝術運動,布勒東一方面強調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強調藝術的自主性,他這樣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為了革命而保持藝術的獨立性,為徹底解放藝術而搞革命”。因此,對于布勒東來說,先鋒亦是一種不斷反對自身的運動,布勒東一直不斷地調整著超現實主義運動的方向,從1924年1942年,他三次發表了超現實主義宣言,旨在澄清與提出超現實主義團體所面對的最新問題,或者說,重新面對絕對自由的可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