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 美術學博士
觀岳暉先生的花鳥畫,讓我想到“天人寧許巧,剪水作飛花”的藝術境界。他筆下之花鳥作品,無不至性至靈,神現其中。
岳暉先生的花鳥作品大致可歸為兩類:一類為折枝疏體式的“果樹花禽”系列,多描繪牡丹、芭蕉、枇杷、鳥禽等;一類為全景密體式的“山野碎花”系列,多描繪山花、紅葉、小溪等。這兩類作品風格雖迥異,但他能做到捭闔隨心、交輝成趣,其風貌意境可見一斑。
他的花鳥畫作品在吸收明清寫意花鳥畫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又揉進了個人對景物的真切體驗。他既能從山花碎草入手,小筆淡墨而成密題大幅,又能以大筆濃墨入手,作靈動雅致的小幅作品。畫面結構嚴整工致,筆墨溫潤,精微之中寓質樸,粗狂之中見精巧,作品亦大亦小,別開生面,新人耳目。
岳暉先生非常講究“景外之趣”與“人性真情”相結合。主張以畫入畫,強調繪畫的書寫意境,心追古人“畫竹,干如篆、枝如草,葉如真、節如隸”的用筆境界。在思想上,他認為世間一切學問、智慧、思想,都源于體悟,在他看來,賞花中可以悟道,在風景中可以成佛。涅槃重生五百年太過遙遠,佛陀歷經六年終于明白“無欲”,始自菩提樹下得道。佛家一切偈語終歸太玄妙,一粒沙包含一方世界,一朵花蘊藏一個天堂,其中的道理深入淺出。岳暉深知此理,所以他筆下花鳥散淡凝煉,發于簡寥,成與靜穆,存于深邃,透視出一種寧靜、淡泊、悠遠的心境。
當代繪畫正處于從古典藝術形態向現代藝術形態轉型時期,作為畫家也面臨著同樣的抉擇,一些人消極遁世,過著桀驁放浪的生活,一些人趨炎附勢,將心性迷失在綿綿欲壑之中,而岳暉先生卻執著如一,固守著那片本就屬于他的精神家園。我相信在今后的藝術道路上,他定會華彩疊復,馨聲清揚。
2009年于興華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