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林
(懷化學院美術系 湖南 懷化 418008)
摘 要:以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文明為背景和條件,以人的需求及人類自然環(huán)境為依托,關注環(huán)境問題,把握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脈搏,放眼未來。立足人的“全面素質教育”、“人格教育”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新及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藝術設計 教學 改革
Hu Lin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Huahua College, H,uaihua, Hunan, 418008)
Abstract: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m as a baclgrourd and
condition,and with the retirement of peo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rvt of mankind as a backing,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rn to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hold the plus of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look forwar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and base oursrlves upon”the overall quality education” of people and “caracher educabion”,We must train and promote the creative capacity n designing arts.
Key words: Artistic designing;teaching;
Reform
現今世界是一個設計的世界,設計藝術已滲透到現代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衣、食、住、行之中都有設計這個元素參與其中,它深刻地影響著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也可以這樣說,我們現今是生活在一個設計競爭和設計制勝的時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必然要推動設計教育的發(fā)展及改革。
現今各大藝術院校藝術設計類考生的擴招,以及很多非美術類院校都設立了設計學院或設計系,足以證明藝術設計專業(yè)是當今藝術類的熱門。如:中央美院設立了二級設計學院,建筑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每年招收近500名設計專業(yè)考生。中國美院設立了4個校區(qū)其中杭州濱江校區(qū)與在上海浦東的張江校區(qū),專門招收藝術設計類考生,加上象山校區(qū),每年招收設計專業(yè)學生1180人,而純藝術專業(yè)學生只有400人。廣州美院中其它類純藝術專業(yè)只設系部,而藝術設計單獨設了二級學院共7個系部、1個教研究室。從以上三大美院的招生人數及專業(yè)設置來看,設計專業(yè)在美院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而非美術類院校,只要與師范、商業(yè)、科技、林業(yè)、扯得上溝的學院、學校、都設立了二級設計學院或設計系,如:湖南師大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系,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系,中南林學院藝術設計系等。再加上職業(yè)學院設計系,可以說藝術設計專業(yè)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有雨后春筍之勢,而藝術類考生則如過江之鯽,每年都以數萬人在增加,其中2004年中國美院的考生人數達到十萬人次。湖南2005年的考生比2004年也增加了51%,懷化考點的考生從2004年的2400多人增加到2005年的3749人。這中間有70%是沖著設計專業(yè)來的。而招生計劃與90年前后相比增加了近十倍,以懷化學院為例:90年一年計劃內招生只有30多人,而2004年、2005年連續(xù)二年平均每年招收專、本科都突破300多人。這必然給教學管理、教學場地及教學與課程的設置帶來了不小的問題。如有的舊課程與新課程相互重疊和沖撞,有的設計基礎課與專業(yè)課相互脫接。學生過多、教學場地過窄,教室的設備跟不上等問題時有發(fā)生,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在一些院校常有體現。為此在大好的生源及招擴的前提下,必需正視教學及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使其適應當前設計教育的發(fā)展,從而與時代合拍,更好的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作者簡介:胡林(1963— ) 湖南芷江,從事室內設計及國畫創(chuàng)作
一、準確進行藝術設計教學定位,確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方向
從我國的現狀來看,至從92年中共中央通過人大表決,決定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市場經濟體制已深入人心,經濟建設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有政治家在公開的媒體發(fā)表自己的心聲說:“經濟就是最大的政治”。2004年我國GBJ已達到1000美元,上海每年人均已高達到8000美元。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國家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口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教育大國,藝術教育是隨著經濟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重點教育,該教育之中的設計教育及藝術設計課的課程設置是社會發(fā)展、精神需求的產物,設計教育是圍繞著社會需求的設計人才這一課題展開。它的基本位置和契合點應放在正視生活現實及社會文明進步發(fā)展的實際層面上,著眼于人格教育、素質教育、能力教育的“設計教育觀”。同時也要運用設計這種形式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力發(fā)揮到一種新高度。其最高境界應是通過對造物活動中設計能力的把握,提高人們對生活及藝術精神的理解,并在感性與理性的協(xié)調發(fā)展中求得健全的人格教育。為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服務,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在培養(yǎng)方向上,歐美發(fā)達國家與日本等準發(fā)達國家及亞洲、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對設計教育的認識及經歷、文化、經濟背景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間又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一位歷史學家曾經說過:發(fā)達國家的過去,就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未來。從經濟及教育規(guī)律來看,都必然要經過相同的階段,逾躍該階段都是不可能的。但在總體設計思想上有相通的共同點。也就是說各國設計教育都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內涵,對單純強調設計的市場價值觀提出置疑。我國也同樣需要強調本民族的人文方向,強調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民間文化的挖掘。只有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一條指導純藝術方向的定律,同樣也適合于設計藝術,從而得出一般性設計藝術類院校的目標定位標準:
1. 以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文明為背景和條件,以人的需求及人類自然環(huán)境為依托,關注環(huán)境問題,把握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脈搏,放眼未來。
2. 立足人的“全面素質教育”、“人格教育”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新及創(chuàng)造能力。
3. 根據社會主義經濟及市場發(fā)展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yè)方向、專業(yè)目標、優(yōu)化課程體系與專業(yè)結構,同時對市場的發(fā)展還具有前瞻性,冷、熱專業(yè)要相互調劑、合理配置。
4. 結合地方經濟的特點,從自生實際出發(fā),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專業(yè)與特色教育,為本地經濟服務。
二、藝術設計教學中的課程體系改革
(一) 整合課程體系,充實和改革設計基礎課教學
1. 改明暗調子素描為結構素描及線描,結構素描能表現物體內部及外部的結構關系。線描能概括物體的表面結構關系,并且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為今后的包裝、書裝、廣告設計,家具、室內、景觀設計打下堅實的造型基礎。
2. 以水彩、水粉裝飾性寫生課替代以前注重寫實、強調自然色彩的寫生課,注重寫生的裝飾性,就是要強調物體的裝飾色彩,裝飾造型重主觀表現輕客觀表現,以主觀思維替代客觀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品味及高度概括物體的能力,增強其嫻熟的裝飾技法表現能力。
3. 以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組成的三大構成,替換以前的基礎圖案——單獨紋樣、四環(huán)連續(xù)紋樣。三大構成能開拓人的思維能力,并能有效的與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結合。“包豪斯”時期就在大學開始設置三大構成課程,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實踐證明它是培養(yǎng)現代設計人才最好的基礎課程。
4. 增設鋼筆談彩課。該課程是建立在室內、室外建筑風景速寫基礎上的一門色彩課程,它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學生的造型和表現能力,不僅為以后的創(chuàng)意設計打下造型基礎。同時也能在該課程中較早的接觸到設計的常用工具,如:水溶性彩鉛,馬克筆等。
5. 將電腦設計制作軟件:Photoshop、CoreIDRAW、AatoCAD、3DSMAX等軟件作為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來學習,避免了在上專業(yè)設計課時把心分散在電腦技巧上,從而導至在上設計創(chuàng)作課時學習力度不夠。
6. 增設圖形創(chuàng)意及抽象形體練習。該課程能開發(fā)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及創(chuàng)意能力,改變以前在大腦中形成的傳統(tǒng)形、色觀念,打破慣例,創(chuàng)建全新的、形、色形式。該課程是培養(yǎng)高級設計人才必備的練習課。
7. 增設設計材料課程,主要針對平面專業(yè)、環(huán)藝專業(yè)、特藝專業(yè)所接觸到的傳統(tǒng)材料,高新科技材料。施工中的主材、輔材進行物理性、化學性及藝術性的分析,為學生在專業(yè)設計中合理而科學的運用材料做準備。
(二) 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確立新的專業(yè)課程教學體系與模式
在專業(yè)設計課中啟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改革傳統(tǒng)制圖出圖方式,與市場設計模式接軌。
1. 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一直貫穿始終,重點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在市場調查資料分析中展開創(chuàng)造性思維;②在設計確定過程中,體現創(chuàng)造性思維;③在設計方案草圖階段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④在設計制作發(fā)展階段,設計講評階段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
2. 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教學,改變以前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講述模式。根據設計信息量大及采用現代化材料多、圖片多等特點,運用電腦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及VCD光碟、數碼相機拍攝照片等綜合媒體工具進行前期理論課及后期講評課的教學。
3. 平面設計的部分課程改用電腦Photoshop、CoreIDRAW等軟件制圖出圖,把有限的練習時間集中到創(chuàng)意和形式感的調整上,出的圖紙也更規(guī)范、干凈、整潔和美觀,可大大縮短制作時間,同時也便于修改。
4. 在環(huán)藝設計制圖方面,改全部手繪制圖為部分手繪,主要是在認圖、識圖、臨摹的前期學習階段及草圖創(chuàng)意階段。采用手繪形式,后期階段也就是創(chuàng)作階段的三視圖、節(jié)點圖、大樣圖、效果圖,用電腦制圖出圖,提高了表現的精度與廣度。環(huán)藝設計是空間藝術,它的技術難度比平面更大,數據尺寸比平面更復雜,它涉及到二維和三維制圖及各種物質材料以及AatoCAD和3DSMAX這二種設計軟件。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習,時間要安排的比較充足。
5. 在手繪階段加強快速繪制效果圖練習,快速表現的效果圖是設計師靈感再現的記載,是設計定型前的創(chuàng)意草案,是電腦無法替代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與客戶、甲方現場溝通的橋梁,它最能體現設計師的風格和修養(yǎng),是室內設計專業(yè)學生必需掌握的一種手段,是今后成為高級主任設計師必修的一門功課,這門課程除平時上課練習外,在課間也要堅持練習,同時還應貫穿設計師的一生。
6. 展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①結合室內設計、材質課的特點,把部分課程搬到材料市場,即看到和認識了真實物體又了解了市場行情,并把各種材料價格記錄在本子上,也為今后設計制圖造預算方案準備了一份詳實的第一手資料。②到正在裝修的工地參觀學習,了解裝修的內部結構及裝修程序過程,同時就某些案例進行點評,實地總結圖紙方案對裝修效果的影響及作用。
(三) 經常舉辦校內師生設計作品展,通過平時作業(yè)、習作及在社會上完成的案例展覽,可活躍學術氣氛,提高學習熱情,推進教學改革建設的步伐,解答課堂上無法解決的問題。校內展覽可根據展覽大小、資金多少分為櫥窗陳列展,美術館展等形式。櫥窗展適合學生平時的平面、環(huán)藝課堂習作、基礎課習作等,可經常更換、長期陳列展出。美術館適合學生畢業(yè)創(chuàng)作展、老師集體展、個展及社會施工案例展等。
(四) 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及資深高級設計師到學院講學。這樣可以把在設計第一線工作的鮮活案例帶到課堂,加深同學們對設計的理解及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學術氣氛。在一般的大學院校邀請名人教授來院講學是常事,而設計專業(yè)類講學更應注重其實際水平、實際能力,不應只重虛名。更應講一些課堂中學不到的專業(yè)知識、實際操作的一些案例,并備有照片資料、文字稿的講座,而不是“海闊天空”式的空口閑談。
21世紀前二十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迅速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我國高校教育、藝術設計教育、改革的關鍵時刻。我們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來因勢推進設計教育專業(yè)的改革,只有加倍努力的去不斷探索和完善這一藝術設計專業(yè),才會在該領域中取得驕人的成績,贏得學生的信賴。
參考資料:美術報2005年2月19日16版 [院校招生]
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與課程改革淺淡
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與課程改革淺淡
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與課程改革淺淡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