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美術館 王晨
一直有關注杜璞,他是位特別的畫家,尤其在蘇州這樣的地方,作為一個外來的畫家,他始終鄉音難改,估計這一輩子也學不會地道的蘇州話,不過他有他的方式和這里絲絲入扣。
他始終畫的是典型的蘇州題材,蘇州的園林,山水,昆曲,民俗,本地人對這些東西多少有點熟視無睹,他卻始終激情滿滿,要說這個時代還會拿個素描本,背個油畫箱,不管嚴寒酷暑到處寫生的人,也真不多了,杜璞是一個,他行走在蘇州大街小巷,他要吸夠蘇州的氧氣。
有個詞形容讓人舒服的女孩叫氧氣美女,之前看到杜璞的畫也會產生類似聯想。他的畫用色豐富,構圖有趣,一直是讓人感覺舒服的。可現在呈現在面前的這些密密麻麻的人物肖像,讓我多少有些窒息的感覺。這跟他以往的畫風大相徑庭。
杜璞一向以畫風景畫見長,人物畫是近幾年才略有涉及,并多半也是組合在風景畫里半遮半掩。所以這次,對他而言,實在是件膽大包天的事,如此實打實的人物正面肖像,且一畫百余張,太難畫,不討好,沒點對自己抽絲剝繭的勇氣和莽撞,是做不來這件事的。
據介紹,畫家從年初開始畫這組肖像畫,初衷是為紀念建國60周年。而他放棄所長,選擇他并非擅長的人物肖像,是他想挑戰下自己,希望從一個細微而有趣但陌生的視角上力圖呈現自己對于周圍的環境與社會的適應與解讀。
杜璞說他的畫應該是很生動的,不斷改變,不斷生長,他不會與過去的自己對比,也不擔心明天會走到迷失。畫風的大力改變說明他并不懼怕失敗。“盡管都不在我的計劃內,但我樂于接受一切可能性。”
他先后請了百余位蘇州市民,畫他們的臉,聽他們的故事,寫實寫真,一改他風景畫里的潑辣揮灑,甚至帶著點小心翼翼和恭恭敬敬。畫畫的同時,他還做了很多筆記,寫了很多感悟隨筆。抓住讓他動心動情的瞬間,一百多張肖像畫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流利而出。他說:“沒畫過一張照片。”
而且,這次他既沒耍小聰明,也沒做過多的鋪陳說明,只是充分而有節制的表達他的所見所聞。作品以寫實人物的樸素面貌呈現出來,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和他的創作意圖一樣,都被小心的隱藏了起來。畫家在面對模特,與之交流時的漫天思緒,對生命的熱愛和希求、社會發展、貧困、偉大思想的消亡,理想,人與人關系的疏離等等的思考,都被小心翼翼的融入他的一筆一畫間,流連在畫中人的眼神里嘴角邊。
隨著這個過程的深入,畫家也逐漸明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并得到了很多與以往畫風景畫出入很大的經驗。最后,他舍棄了涉及到的各大著名的歷史事件和經典場面,也舍棄了原本腹稿很久但還眉目未清的宏大敘事方式,從切己的經歷與生活體驗入手,奔著“以人為本”這四個字,一鼓作氣畫了一百多張肖像,并篩選較滿意的60張,一年一人,組成六十年六十人這個系列。
這些人物涵蓋各行各業,有老蘇州新蘇州,普通的保安,地鐵一號線的工人,五六歲、梳著羊角辮的小女孩,小有名氣的“好人老湯”,等等,他們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家人、同事,鄰居,路人,男女老少,活色生香,各自成韻,又彼此鉤連,他們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這個時代這個地方人的特征。
這組畫畫面純凈,尺幅適中,人物表情微妙,與觀者靜靜對視、默默交流。畫家用實驗性、探索性的繪畫語言,概括反映國家60年來不斷發展進步的時代精神,表現人類發展進程的一個縮影。強調“天地萬物,唯人為貴”,以及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是畫家對于當下人文情景的一種個人思考,和對建國60周年的崇高致意。
當然,挑剔的說,用這六十人用來代表新中國的六十年,是微不足道的,也很不全面的,但從這些似曾相識的面孔上,人們能聯想到到許多,關于時代空間,生存狀態,直至反觀內省到自身。所以從這60人延伸出去,未嘗不是一個小宇宙。
有人評價這些畫已經不是簡單的寫實人物畫,我雖然心里偷笑這真是廢話,但還是點頭同意了,其實從來都沒有單純的肖像畫。并懷著良好愿望揣測,通過這系列作品,畫家大概更清楚了好作品的畫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