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贊
選擇花鳥中的走獸科作為藝術表現的研究課題,在當今畫壇應不在多數,主要原因出在動物的內在結構比較復雜上,加之于人與人之間,人與花卉、鳥蟲之間,人與山水之間要困難的多,即便如此,在中國傳統繪畫中表現動物的高手還是非常多。他們大多以牛、馬為主要對象、這主要體現在人和牛、馬之間的親和、友善關系,體現在人通過描寫馬的腳力展現了一個速度的美感和牛的任勞任怨的精神狀態上,然而真正涉及虎、豹、豺、狼的題材表現,還是不多見的。近現代畫獅、虎等動物的大師有張善子、高其峰、劉奎齡、劉繼卣、趙少昂等人。青年畫家王申勇在繼承前輩們畫獅、虎等動物的基礎上、大膽運用西方寫實表現方法,以獨特的眼光關注動物與自然天地同一運行吐納的生命景觀。王申勇的畫在詮釋動物世界的精神上,充盈對自然生靈的關注。他所描寫的不僅僅是客觀對象,而且還是感覺與精神的載體。他的作品把一種遙遠幽微的神秘空間與霸悍孤寂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呈現出郁深沉的人文關懷。畫動物最忌一個“熟”字,這主要反映在技巧的“爛熟”而引發的“媚俗”。王申勇在剖析一個個技藝的同時,并沒有失去一種“生澀”的品格追求,然而要真正解決這一課題又何嘗不是所有畫家一生所要追求的目標呢?如果說讓動物畫中的生靈承載人性的思維,那么落實到筆墨技法、語言形式上就必然觸及繪畫的實際問題,因而尋找一條能夠深入堂奧的途徑是極為重要的。王申勇用自己實際操練的心得,開啟這一扇屬于他自己,同時也屬于后來者的大門,讓更多的人能品位動物生靈的生命主題。
藝術點評
藝術點評
藝術點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