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諾

歷史[1].人生(王關朝)_65x80cm
初見王關朝老師,正值全國藝術家走進湖南的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籌備中,各類佳作從全國各地紛沓寄來。王老師親自駕車將三幅油畫作品送至報社樓下,誠懇謙厚至此,實讓人嘆服感懷。再見其言談舉足沉穩大氣,自成良師風采,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待看其畫,《褪色的記憶》系列作品,更覺人若泰山正氣清然,其畫亦深厚感人。
《褪色的記憶》,再現的是上個世紀中華復興之路的革命崢嶸歲月,《資治通鑒》中有言:“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在物質文化喧囂煩躁的今天,藝術界亦是紛紛擾擾。王老師卻固守一段褪色的記憶,用筆墨留住了歷史的面孔,銘刻民族不屈的氣節。一雙軍鞋,一張當年的人民幣,一副破舊的手套,墻上的大字報,匠心獨運細膩真實的寫照,不禁讓人心中一振,垂首沉思。
幾把農具,繩子,手套,破損的水罐,一盞油燈,一雙開了口的軍鞋,墻上可見“愚公移”三個紅漆的大字,左上角貼著“戰天斗地”手書筆墨,這幅名為《角落》的作品一看便知是舊時革命先輩住的民房一角。整幅畫色彩飽滿、線條明暗自然,細膩真實,和諧寧靜,有一種無聲的力量鋪面而來。油畫顏料厚堆的功能和極強的可塑性是其他畫種無法比擬的,它的這種特性使油畫在觀感上產生出能與人們思想情感共振的節奏與力度。加之王老師油畫技藝純熟高超,運筆中挫、拍、揉、線、掃、跺又皆溶于感情不著痕跡,讓靜物自己喚起觀者的思緒,喚起那些走過的艱難歲月。
那段紅色的歲月已經遠去,站在先輩們的肩膀出發的后人,總該保留著這路漫漫其修遠,上下而求索的民族氣節。古人云:厚德以載物。讓我們跟隨王老師,讓那段褪色的記憶以一種姿態鐫刻進中華民族的內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