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出年年有,今年格外多
四年一屆的冬奧會果然魅力非凡,讓這些或因傷退役的年輕新貴,或年齡較大、功成名就的名宿老將,都重新站回到賽場上。2010年的溫哥華賽場,這一現象似乎格外明顯。
說起來,花樣滑冰選手經常有復出的“事件”,應該和項目自身的運動規律相關。雖然對體能要求也不算低,但花樣滑冰項目更注重技巧,屬于技巧與體能相結合的復合項目,運動員真正耗費體力的時間并不長。以單人滑為例,短節目為2分40秒,男子自由滑時間為4分30秒,女子自由滑為4分鐘;雙人滑選手的短節目為2分40秒,自由滑為4分30秒。這就意味著,對于花樣滑冰選手而言,只要你保證有充足的體力能夠完成4分半鐘的高速運動就可以了,其余方面就要交給技術環節了,旋轉、跳躍、滑行、步法等等技巧。而衡量花樣滑冰選手水平的一個很大的因素便是表演,隨著選手年齡閱歷的增長,他(她)的表演——藝術表現力往往會隨之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助于其成績的提升。以我國男子單人滑選手李成江為例,這位30歲的老將在4月份結束的全運會賽場上以完美的表現,輕松奪冠,單論體力而言,李成江的年齡并沒有任何優勢,且患有哮喘等病癥。但李成江的技術在目前中國選手中極為高難,四周跳的實力無人可及,再加上對于編排節目的音樂理解力,表現力明顯高出一籌,奪冠自然不在話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