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丙勇
我喜歡上攝影是在我師范畢業后在湛江四中當教師的時候,當時,湛江的攝影創作是非常熱鬧的,還在霞山農墾局的陳勇耀、李楠,湛江日報李波、林志鴻等人的作品也均獲過全國大獎。
我當時(1985-1989年期間,湛江市就是沿海十四開放城市之一)有個初二時的同學叫林文龍(現在在湛江電視臺工作)的,他在湛江市霞山區最大的照相館美利攝影藝術中心洗彩照。他為了拉到初、高中為學生畢業照的生意而找到我,這樣一來二往,便喜歡上了攝影,最重要的原因我想不是攝影藝術,而是拍照這個東西,可以認識很多漂亮女孩,因為漂亮女孩都喜歡照相,并且有時見到靚女你也可以自我介紹說是四中的美術老師,又是拍創作的,如果她有需要的話,我可以寄給她幾張,人家姑娘一聽說是四中的美術老師,又是搞創作的,那當然肯給我留地址和電話了,我記得我買的第一部相機為富士卡(130元,我1985年基本工資是39.8元)。還有一個原因,這很容易出名,湛江日報、霞山區宣傳部還經常請我拍東西。在1986-1988年期間,我每周都有2至3幅作品在《湛江日報》見報,雖然每次的稿費才2到3元,還不夠膠卷和沖洗費(不是每張都錄用),但我還是每天天還沒亮就起身等看報紙,在報紙上看到自己的作品,開心之余到處奔走相告,四中是省重點中學教職員工近100人,你這一出名,同事請你拍照的,學校各班級拍照的,甚至連結婚照的都歸我了,我是全校唯一的美術老師,(當年才18歲,還要教16歲高一職業班的學生),既然是同事就都不好收錢,結果每個月工資都不夠賠,那可怎么辦?只有教小孩畫畫了, 1985-1989年霞山赤坎區各幼兒園、各小學美術班均為我開辦的,還與在湛江市體委當副主任的謝廣興(同村兄弟)的單位搞了五縣四區各學校的武術培訓,隨著攝影水平的提高,相機己不能滿足我,(除了教小孩畫畫掙錢外,每年還到各學校及師范幫忙拍畢業照),只好重新購買好相機。
于是,1987年左右看香港的叔叔買了一整套尼康的相機(FN2機身50mm定焦,35-135mm變焦),我也下定決心買一臺。購買這個相機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有一朋友在湛江市徐聞農場,有五個女兒,當時我20歲,他說只要我娶他一個女兒(分別為15、17、19、21、23歲),我需要買相機的錢全由他提供給我。不管怎么說,現在想起來這位父親真偉大,為了有一個女兒能離開農村到城市里去,而愿意把自己一輩子掙的積蓄都拿出來。我還是理智的,寧愿自己掙錢來買所以沒答應。這部相機近萬元,當時近萬元己是萬元戶了,可以說我師范畢業到深圳(1985-1999年)就是為了這部相機而活著(后來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朱憲民曾幾次讓我加入攝影協會,我都委婉地拒絕了,因為我能把水彩速寫畫好就不錯了)。后來,1990年做生意虧本,轉賣給深圳市攝影協會全燕榮老師,雖然同年又買了一樣的尼康FN2機身35-300mm變焦相機,但是此時與對第一臺時的感覺完全不同了。
2001年與廣州美院的范國華老師一起到陜北畫速寫,他不主張拍照,畫畫就要用手來畫,從那以后,我也再不用相機記錄眼前的景物了。2004年10月與太太鄭丹在北京購一臺尼康數碼相機,這幾年出去寫生,家里拍照片都用它,然而出去寫生我還是經常畫速寫的,確實無法用水彩來表達的,時間又太過于急迫的情況下才拍一些回來作為參考。有人建議現在我可以參考照片來畫水彩,但我始終覺得即使畫出來也沒有那種感覺。我看了關山月先生把寫生回來的放大再創作,但我覺得我做不到,我在現場對景寫生,形、色調、甚至技法都等于零。我喜歡大自然。更喜歡對著大自然直接寫生,創作。在這里,我選出過去及近幾年拍的一些照片,給大家欣賞一下,非常遺憾的是我1985-1998年的照片及底片由于生活的變故基本上丟失落了,這是一輩子都覺得遺憾的事。
對于書法,雖然我們的國土資源部有寫書法的風氣,如老領導王先進,劉文甲,鄒玉川,現在的孫文盛書法都寫得很好,對我也是有影響的。但使我真正喜歡上它是在2003年左右,是在我速寫畫得得心應手之時,我頓悟出其實書法與速寫是一回事,故我經??磿ǖ臅约貉芯?。2006年2月左右更得高人(清華畢業,曾拿過全國書法大獎)的指點,他說你不用臨,也不用從楷書練起,你有空看下“傅山”那個時代幾個大師的書法便可,其它朝代不用看,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隨心所欲就行了。我在前幾個月已經能給在國家海洋局的舅舅出的書題寫書名了,也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兒子一出生,我一激動寫了我爺爺、爸爸、我自己和我兒子的名字,用來抒發我心中的激動之情,好玩!好玩!真好玩!藝術的本質不就是最直接地抒發自己最真實的情感的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