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鈣片,水果味……”“一口氣上五樓一點兒不費勁”補鈣廣告中那個神采奕奕的老人李丁,永遠離開了我們。4日上午,藍天野、張國立、鄧婕、張鐵林、鄧超……以及許多熱心的觀眾紛紛來到北京八寶山,向我國著名導演、表演藝術家李丁作最后道別。
清晨的八寶山松柏滴翠,分外莊嚴。李丁的靈堂前排起長長的吊唁隊伍。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到李丁的遺體前,用深鞠躬表達對這位82歲老藝術家的哀思。人們懷念他塑造過的那些經典人物,懷念他樸實無華的演技,懷念他無私奉獻的藝術人生。
演戲
音容笑貌信手來
喜怒哀樂心為本
李丁一生表演、創作了大量經典的戲劇影視作品,導演了話劇《有這樣一個小院》、兒童劇《我要當冠軍》,表演了話劇《一仆二主》、歌劇《白毛女》、電影《天堂回信》、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等一系列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個個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人物形象。
來自北京的觀眾剛凱威,手中一直拿著印有李丁照片的報紙,他不無感慨地對記者說:“李丁老先生雖說演的都是小配角,但他演得特別幽默、真實,就好像我身邊的人一樣,我一直很關注他。”
李丁精湛的演技和深入人心的形象不僅打動了無數觀眾,還深得同行們的欽佩。
演員鄧婕曾在《宰相劉羅鍋》中扮演李丁的“女兒”,說起那段往事她不禁紅了眼眶:“李老特別敬業,他渾身都是戲。那個時候他得了痛風,年紀也大了,但演起戲來什么都不顧,該跪的時候‘撲通’就跪下了。李老的戲份是最少的,但他塑造的人物特別成功。”
為人
幽默人趣從中來
謙和心風范常青
熒屏上的李丁塑造了無數詼諧的經典人物形象,現實生活中的李丁也是一位幽默、謙和的老人。
頭發花白的王壽印站在靈堂前,難掩悲痛之情。1949年時,他曾和李丁在華北革命大學文工團共事,提起這60年來的友誼,他說:“他是一個好演員、好導演,更是一個好人。”
“他不僅是演員,還培養演員。”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周予援說,“李老1978年就來到兒藝了,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但他從來不以自己的成績為資本,熱心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演員,對劇院的貢獻很大。失去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是我們的一大損失。”
“我只是個普通的演員,我愛的是我的角色,而不是我自己。”李丁生前曾這樣說過。正是這樣的感情才使這位大藝術家如此謙和敦厚、甘當小人物,為自己熱愛的表演事業奉獻一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