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人喜歡來上海,面對繁華的十里洋場,不少人認為這里商機處處,事實卻與夢想差距很大。由十多家臺灣畫廊及藝術機構連手打造、臺灣人在上海最大的藝術園區「五角場800號」,從全盛時期三、四十家,萎縮到目前每天固定開業不到十家,經營困難。
舊工廠變藝術區
「五角場800號」由前臺灣畫廊協會理事長、敦凰藝術中心負責人洪平濤發起籌組。他看好上海藝術市場商機,以自己過去在臺灣開設藝術中心的經驗,獲得上海五角場所在地楊浦區政府支持,找到一間六○年代舊工廠,重新翻修一至六樓,投資人民幣三千萬元(臺幣一億五千萬元),希望能夠在上海打造類似北京「七九八」、上海「莫干山路M50」倉庫藝術的藝術產業園區。
「五角場800號」一年半前風光開幕,在洪平濤召號下,有三、四十家畫廊藝術中心進駐開業,其中臺灣人開的占了近半數,包括:香格納畫廊、升藝術空間、敦凰藝術中心、豪派畫廊、青島新媒體藝術、海萊畫廊、名流藝術品俱樂部、五千年藝術空間、元典畫廊等。
逛畫廊如逛百貨
同時,園區里還設有書店、咖啡廳、餐廳等、戶外藝術空間等,民眾逛畫廊有如逛百貨公司,相當愜意。
不料從去年下半年起,先是發生全球金融風暴,沖擊藝術產業交易;同時「五角場800號」內部人事經營也出現紛爭。
不堪虧損多歇業
原來負責招商的洪平濤僅是三房東,與大房東楊浦區政府、福建籍二房東發生租金糾紛,嚴重影響內部管理及對外營銷,導致營運一落千丈,許多畫廊不堪虧損,相繼關門,園區內餐廳、書店多歇業,十分冷清。
對于「五角場800號」面臨的經營危機,一手籌劃的洪平濤始料未及。他承認,大環境欠佳,加上內部管理不善,都是問題;但是,文化藝術產業本來就要花時間培養,絕非一蹴可及,他希望楊浦區政府承諾的紓困方案,能夠盡快實施,不要扼殺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藝術園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