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批評家王曉漁曾撰文《從“下半身”到“上半身”》,指出當代作家們選擇著兩全其美的立場:既堅持藝術至上又擁抱商業行為;說他們故意利用讀者把“胸口寫作”當成“胸脯寫作”的誤讀。果真如此,那么景區負責人和作家們的行為如出一轍,都聲稱“為藝術考慮”,卻又用“形體藝術”來招徠看客,從而實現“稻粱謀”。
重慶景區吸引游客的技法并不新穎,6月份湖北宜昌市錦江房地產公司為了營銷樓盤,就舉辦過人體模特攝影比賽,引來觀眾不少。因此,萬盛旅游區充其量是“借鑒先進經驗”。可它為何不用他法,偏偏看中這招?
依筆者看,這是因為景區負責人深諳,對女性身體商業化操作與嫁接給“藝術”名義的兼容性。找兩個模特,辦一場比賽,成本有限,但收益可就大了。非但能夠短期內增加旅游人次,提高效益,而且長遠來看,它還是種“高明”的公關技巧,以“裸模拍攝”為噱頭,讓媒體不請自來,免費做宣傳提高知名度。針對坊間質疑,負責人還可以反問:你們思想怎么如此不端正和閉塞?這是曲高和寡的純藝術!
正如有人評析“親嘴”廣告詞“想知道親嘴的味道嗎?”,說廣告制作者明知故誘,還裝著說“你們想到哪里去了”那樣,景區負責人故意設置“想象陷阱”,從而賺取商業利益的小算盤,真躲得過“群眾雪亮的眼睛”嗎?
用女性身體“招商引資”,從根本上就是把女性當作了玩物,沒有重視她們的人格特征,就像法國學者莫斯說的,用“人格的整體贈與實現交換利益”。這種工具主義的行徑,符合女性解放的精神實質嗎?而且拍攝者實際上也是用相機,實現著裸照的傳播,誰能保證它的用途就是健康的?如果重慶景區這次營銷成功了,“女性身體大尺度開放”會不會成為更多商家的盈利手段?
招徠顧客何必用“形體藝術”?打著這種藝術旗號,即使能讓景區一時財源廣進,也撐不了長久,相形之下,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景區設施,營造更美圖景倒來的更實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