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的重頭戲相繼落下了帷幕,從各大拍賣公司的戰績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書畫表現活躍,“久違”的天價接連誕生。這說明盡管經歷了金融風暴的影響,但是買家的信心已經恢復,行情出現回暖跡象。然而,對于一些買家的表現和心態,不少資深人士提醒——淘寶千萬別隨大流。
經濟學里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一旦有一只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北京匡時拍賣公司總經理董國強認為,內地藝術品市場一直都存在著“羊群效應”——場上沒人競價的時候大家都不競價,也都不敢買,心里不踏實。一旦出手買的時候又發現都在買,就是一種從眾心理。藝術品市場往往都是這樣,沒人要的時候都不要,有人爭,大家才來勁兒。
一般來說,藝術品投資的前提是“喜歡”,所以,完全沒有必要隨大流——“別人買什么,我也買”。如果你真心喜歡一件東西,哪怕有一天它升值了,“你還不一定舍得賣呢”。因為真正的藝術家、藏家不會走入“行情至上”的誤區,對他們來說,市場的波動不會影響藝術的價值。
然而,實際上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和投資市場,真正以收藏為目的的投資者都是少數,多數人投資藝術品是為了獲取回報,這樣的投資自然凸顯逐利本能。看到拍賣場上拍得好就收幾張,一旦有風吹草動就轉移目標了,有相當的投機性。投資者很容易被當下的市場混淆視聽,這也是導致“跟風”的主要原因。
“跟風”說明有些投資者缺少主見和自信,更多的是缺少對拍品的正確判斷。拍場上“淘寶”,需要投資者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鑒賞水平,這是日積月累、長期磨煉才能具備的。盡管不少投資者也精于分析行情,但如果缺少鑒賞的真功夫,往往只能“隨波逐流”。
其實,單純從投資角度來講,這種從眾心理也非常不可取。因為“跟風”的結果,只能是永遠慢一拍,往往是高位接盤,甚至被套牢。更何況,有些不良炒家利用各種手段設局炒作,有些盲從者往往會受到誤導陷入騙局。所以,只有苦練內功、獨具慧眼者才能從大家不看好的東西中,發現它真正的價值。
“淘寶”切記別隨大流 藝術品投資的前提是“喜歡”
“淘寶”切記別隨大流 藝術品投資的前提是“喜歡”
“淘寶”切記別隨大流 藝術品投資的前提是“喜歡”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