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生態被業內多方人士判斷為市場瘋狂激進以后階段性拐折的一年,雖然底層產業投資樂觀冒進的勢頭并沒有絲毫的減緩,批評界也有人發出了利益共謀、市場做局的論調,不論是否矯枉過正,但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現象層面的變化已不足為道,背后引出更多的問題值得深切關注。
展覽機制,商業與學術的博弈
今秋9月,全球藝術界學術年展、商業博覽會扎堆云集,完全可以用應接不暇來形容,藝術北京博覽會、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海藝術博覽會、廣州三年展、臺北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Showcase Singapore、光州雙年展、橫濱三年展、利物浦雙年展、巴拿馬雙年展、丹麥“U-TURN”當代藝術四年展……這樣的名單一口氣列下來,當下藝術表象的繁榮活躍氣象可見一斑。近幾年的藝術圈總是輪換著不斷服用各種類型的興奮劑,當然獲得的功效大體是一致的,總有一個短暫周期的群情激昂。隨著上世紀90年代學術熱潮的號應,以上海、廣州、北京等核心城市為代表,中國藝術的雙年展、三年展熱效應迅速拉開,成為整體藝術生態里十分耀眼的力量,藝術家趨之若騖,策展人躍躍欲試。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資本的世紀,這話一點也不假,資本真正大規模介入中國當代藝術不過也就四五年的時間,卻在相當短暫的周期內全面地改造了構成藝術生態的整體結構。中國當代藝術初級產業鏈條誕生和建立的速度和力度甚至可以做為這個時代中國新經濟現象的最典型例證。就在數年的時間內,從一級市場到拍賣流通,嶄新的經紀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專門經營當代藝術的畫廊達到數千家,針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部門紛紛組建,僅關注當代藝術的期刊雜志也竟達到好幾十種之多,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然而,在這里最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莫過于各大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蜂起和鏖戰,從CIGE到藝術北京,惹人的利益蛋糕更是引來了海外展覽巨頭波羅尼亞公司高調進駐中國市場,推出上海當代博覽會。值得留意的是,各大博覽會之間的此消彼長、激烈競爭,最終反映到藝術層面卻不僅僅是單純商業方面的利益爭奪。藝術博覽會以其強勢的投資、操作、宣傳、運營,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展覽的最終格局,可以說,大型博覽會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藝術資本時代來臨的顯著標志。一切的學術立場、專業考量開始與資本的力度和強度共生,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在資本的強勢干預面前,做為專門以學術導向為基本定位的雙年展、三年展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資本是務實的,藝術是務虛的
在中國古代,做為獨立個體行為的藝術創作被視為是“文人雅趣”;在當下人的話語環境里,藝術被視為是人類最終極的游戲,表達的方式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藝術不是實實在在的產品,后來我們稱之為藝術品的東西,只是藝術“游戲”之后的結果。藝術是務虛的,真正能產生終極價值而流傳的藝術品只能是局限于金字塔尖端的極少部分,盲目否定現成藝術市場體系的極端論調是不可取的,但同時需要警惕藝術的批量化生產現狀,在這種現象面前,當代藝術的美學平庸化、審美疲勞化、圖像重復化,在一個很低級的層面上惡性循環。藝術不是干糧,大面積的人群投入當代藝術機械生產的流水線,必然導致資本的警惕和無序,最終產生我所說的資本厭食癥,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當代藝術數年時間的狂飆突進在2008奧運年似乎開始顯得漸趨平靜,藝術圈用完了它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一支興奮劑——資本。
中國“畫廊家”對“策展人”的終結
眾所周知,隨著85后前衛藝術運動的興起,90年代中國藝術界形成了一股強勁的獨立策展人風潮。根據自己獨特的藝術理念和學術判斷來策劃組織藝術展覽、但策展身份又不隸屬于任何展覽場館,一度成為許多走在最前沿的藝術家、批評家積極轉身的嶄新角色和追求。但是這樣的局面并沒有經得住環境的考驗,尤其到今天為止,很難說中國有獨立策展人這個職業生存的土壤。在中國主流官方藝術機構和場館依舊在體制內一個很底層面的操作系統里半封閉運轉的時候,這個逐漸稀釋的人群已經在邊緣狀態堅持的太久。
中國內地畫廊業和私人藝術機構的驟然興起,更打破了在個人身份上不同于在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機構的體制性策展人,更不同于通過組織商業性藝術展覽贏利的畫廊主或經紀人的策展人操守,利益對接,行情看漲,投懷入抱,商業和專業的共同作用,構成中國畫廊業蹣跚起步,但從此,“畫廊家”和“策展人”已經難分軒輊,形成中國當代藝術上升期一級市場一道獨具的風景。
呼喚建構性的學術話語環境
在現在這個語境里說“學術”,實際上是我最不愿提及的兩個字,因為打這個幌子的人和事太多太多,我覺得目下的“學術界”有一種病態的行為模式:坐臺的時候當妓女,攻訐的時候做潑婦!我們的學術害上了致命的軟骨癥,直不起腰,邁不開步。批評家們一邊打著口水戰,一邊端著權衡利弊的秤盤,捎帶著前二十年以來發端的支離、殘缺而拿來主義的理論系統,進行著現實的工算。誰在切切實實關注我們今天正在發生的藝術?
商業化并非洪水猛獸,也并非現實折衷的托詞,少一些清談,少一些攻擊漫罵,放眼關注些現實狀況,埋頭研究點實際問題?!罢嬲淖鹁?,既不屬于那些批評別人頭頭是道的人,也不是屬于給強人指出過錯、指點別人哪里做的不好的人。真正的尊敬,是屬于那些勇于親身投入競技場中,臉上沾滿了塵土、汗水和鮮血的奮斗者們?!保_斯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