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今年6月28至29日,與北京“榮寶齋”并駕的南京“十竹齋”2007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南京舉行。這次拍賣會規模大、品位高、門類多,六個專場1200余件拍品,其中書畫專場就有700余件。千余人會場座無虛席,濟濟一堂。他們來自北京、上海、浙江、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十多個省市行政區和國家。書畫作品所涉及吳昌碩、傅抱石、張大千、齊白石、林散之、陳大羽、黃賓虹、潘天壽、武中奇等100多名書畫名家。我市書法家趙萬和行書對聯有幸入住“十竹齋”,并一舉拍賣成功,破高郵歷史之先例,耀高郵人民之榮光。
趙萬和幼承家學,唐楷基礎扎實,在他就讀大學時,對書法就奮力追求,并以獨特的優勢,成為大學書法協會會長。后又師從陳從周、陳大羽、周志高等,遍學“二王”、李邕、趙子昂,以及漢魏碑刻,書藝大進,日臻成熟,形成了個人的藝術甘旅和書家風貌。
趙萬和擅長各種書體,而以行、草見長。因此,也吸引了不少書法名家的注目,其中的周志高、王榮生、洪煒、汪曾祺等曾做了這樣的點評:萬和學習刻苦,臨池不輟,注重字外功力修煉,廣泛涉獵詩詞歌賦,他宗法古人,取法乎上,不趨時好,堅持走自己的路;萬和的楷書,遍學唐人,追溯魏晉。行書融入唐宋筆意,用筆講究力度,入木三分,點畫交代明晰,結字瘦峻,富有變化,布白自然,錯落有致,內蘊匠心。草書長槍大戟,搖曳生姿,古意濃濃,點畫內涵豐富,氣息流暢,自成一體;萬和的字以凝神為本,達到氣和、氣順、氣貫、氣通。啟、承、轉、合,節奏分明,清新自然,一氣呵成。放收得體,凝重而不笨拙,平實而不呆板;連汪曾祺老先生也這樣評述萬和的字,從稚嫩走向老練,從工整走向靈動。
綜上可見,專家們的認可,是萬和書法走出高郵、落槌他鄉的堅實基礎。觀其字方知為人,現為高郵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政協委員、市文聯委員、揚州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他,謙和待人,工作之余,熱心為單位、個人書寫了眾多的招牌匾額,不少企事業單位用他的字作為饋贈友好單位的禮品,為個人喜慶題字不可勝數,遍及全國各地通過網絡、手機等不同途徑的求字者、追隨者、咨詢者、收藏者絡繹不絕,他都能不厭其煩,一一回復。正如省文聯一位領導風趣地說:“高郵都姓趙,來人嚇一跳,一看就知道”。充分顯示了社會的廣泛性和社會的認可度。
正由于他的孜孜以求,故碩果累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先后在《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等多家報刊發表作品和文章,且《書法報》、《美術報》、《書法導報》也有專版介紹,其作品多次參加省以上大型展覽及在日本、新加坡、港、澳、臺等地展出,并多次在全國性比賽中獲獎。作品及傳略入選《中國當代名家墨跡》、《中國當代青年書法一千家》、《當代書法篆刻藝術大觀》、《中國青年書法家辭典》等十余種大型工具書,有多幅作品被博物館、紀念館、園林名勝永久珍藏或勒石。
契而不舍、金石可鏤。趙萬和的書法對聯憑借作品的品位、專家和大眾的認可入住“十竹齋”,并取得一舉拍賣成功的好成績,史無先例。這是他長期攻刻的結果,是他臨池和悟性的升華,也是萬和精神所在。
當消息傳開后,人們無不拍手稱快,不禁地贊嘆道:“妙筆花開先河路,風騷獨領唯萬和”
撰稿: 于懷洲
地址:市圖書館 (府前街5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