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泰瑞藝術機構總經理李鳴
2006年,當眾多游資正在私下小范圍內或者朋友間進行私募藝術品買賣和投資的時候,上海泰瑞藝術機構已然在醞釀如何讓藝術基金陽光化操作的問題。2008年12月,他們正式發起第一個藝術基金,名為“紅珊瑚藝術品投資基金”;如今,他們的第二支私募藝術基金也已進入了籌備期。
21世紀的朝陽投資
李鳴是泰瑞藝術機構的創辦人之一,長江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他曾任教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美術系,在澳大利亞ARTISTIC和MANBO等藝術機構工作多年,之后進入澳大利亞麥格理銀行。回國后的他一直致力于將金融與藝術兩者嫁接,希望通過國際化的金融手段、投資理念和風險控制機制來運作和管理藝術投資基金。2006年,他和他的團隊成立泰瑞藝術機構,成為國內最先從金融投資轉向專業藝術品投資和研究的文化藝術機構。
他透露,目前泰瑞藝術機構旗下已設立有兩個運營實體,一個是以藝術品投資管理為主的資產管理公司;一個是以藝術品投資顧問、市場策劃、市場交易為主的文化發展公司。從2006年至2008年,他們一直在進行市場調查、法律準備、策略研究和團隊組建等相關工作。2008年下半年才開始正式運營。
成功建倉于危機爆發
去年12月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之際他們發起了第一個藝術基金。李鳴表示:“我們在去年第一支藝術基金的招募說明書上曾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我們當時就認為,那個時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與我們有相同認知的投資者很多,所以我們很快就在一個月時間里完成了募集。”
他介紹,“泰瑞藝術”的第一支基金名為“紅珊瑚藝術品投資基金”,規模為1000萬元人民幣,以有限合伙企業的方式運營管理,募集了17個合伙人。基金的投資期限是5年,封閉式運營。主要投資標的和組合是經典油畫50%、當代藝術30%、中國水墨20%,涵蓋海內外藝術家作品。他說:“第一支藝術基金很成功,目前能建倉80%就是得益于金融危機,否則我們不可能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好的作品。”
他指出,第二支基金在操作形式上會與第一支不同,希望以信托基金的方式運作。目前,他們正在與信托公司商談,名稱也在待定之中。另外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是投資組合:“我們將把經典油畫的比例調降至40%,而把當代藝術提高至40%,中國水墨仍保持20%。”
危機讓藝術基金更易建倉 未來兩年是買入期
危機讓藝術基金更易建倉 未來兩年是買入期
危機讓藝術基金更易建倉 未來兩年是買入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