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的墨質構造
劉旭光
在墨質的黑白板塊之中印證了文明的痕跡,同時也表現著當代人文精神,其中融合了西方當代的、中國當代的、歷史與文明的及精神與物質的。墨的能量在張羽的繪畫中得到了新的啟示,他將水墨材料與技法表現從傳統的方式中解放出來,為水墨的實驗在當代藝術中開辟了新路。
空靈總是水墨表現的世界。而在視覺領域將墨的質性重新構造,將墨的潛在能量充分的表現在張羽的黑白世界中。以往的水墨方式是以水墨的技法去表現風景和人物等。而張羽是用水墨表現墨的“質”,并通過水墨把技法綜合起來表現“墨的質性”,在巨大的宣紙上編織構造了一個視覺板塊,在這塊黑白的板塊之中印證了文明的痕跡。同時也表現著當代人文精神,其中融合了西方當代的、中國當代的、歷史與文明的及精神與物質的。作為墨的能量通過張羽的作品我們得到了啟示,他將水墨材料與技法表現從傳統的方式中解放出來,為以水墨實驗在當代藝術中開辟了新路,這種方式是在世界文化層面中建構了東方化觀念的一種行為。其結果張羽的視覺語言方式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如果說還未能感悟到這種獨特的語言方式之前,你也會發現由墨構造的世界也是如此龐大而震撼。張羽以科學的態度,如同在巨倍的放大鏡之下觀察水墨,其中通過墨質建構的空間中浸透著數千年的中國文明。文明的根源又是那么深厚。從數千年來水墨的淡雅、飄逸的印象之中解脫,張羽將水墨的世界擴大,在視覺中充分的體現其能量,使我們發現墨的可能性。墨的內部一定還有未被發現的新世界的存在,墨的本質與本源之中一定還有很多可能值得我們去探索。以當代觀念將水墨中的地域的概念放棄,提煉與創造了一種新的語言方式,這種方式是全球性的,是時代性的產物。墨的韻味感染了數千年的文化人,而墨的質感能量震撼人還是在今天。張羽并不以形去觸動人的情感,他是以墨的黑白,墨的質,墨的板塊所產生的視覺能動性來對人的本性、本質及生與死等問題充分的給予了揭示,使人在他的繪畫中對墨質的感悟更深刻,對精神與文明的感受更深入,這可能也是張羽存在的意義之所在。張羽是當代文人,他的創作生活和他的編輯工作使他成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家,熱情的生活態度和善于思考問題的張羽與中國的這一段歷史背景緊緊連在一起。在中國,50年代出生的文化人中,有一個共同的特定的歷史背景,他們都曾經歷過“災荒年”、“文革”、“四人幫”、“上山下鄉”。而在文革前后吃飯成為了中國的大問題,定食定量是當時的一大特點。文革的造反,四人幫的極左,下鄉的艱辛。在這樣來自精神與物質的艱苦生活中,對文化的思考方式一定與豪門貴族、才子佳人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一代人真實的經歷決定了張羽創造真實的藝術,在90年代初期張羽的蛻變由水墨繪畫轉入到水墨實驗,實驗的過程就是探索的過程,他的實驗水墨闖入到宇宙的世界,并且漫游在天體之中。《靈光》系列是質的要素在宇宙之中運動與撞擊而產生的突變。是在精神的宇宙中產生的靈光,是精神的質與天體宇宙中的質的碰撞之后的爆炸而產生的靈光的反照。更為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代文明與古代的文明撞擊之后而發出的靈光。光的精神的深處產生藝術與文明之間的當代藝術的光明,在未知的宇宙之中精神就存在于那廣闊深奧發出光亮的天體之中。在以墨輻射的大面積的墨色之中,在黑白之間流露的空間與亮點中就是藝術的精神所在。從空白之中產生時空的概念,浮出的畫面與現實產生對話,使我們對文明產生思考,對宇宙產生思索。通過與墨的視覺要素的擴大構造達到質變運動的狀態,對墨的發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物質的運動現象有些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只能去感悟,或者憑借對質的直覺去領悟事物的變化與運動。
東方觀念體現在東方與西方地域與文明的區別,也體現在對自然的觀察方法的不同,觀察方法決定視覺的方式。創造視覺的空間為當代社會帶來視覺中的刺激,并化為潛在的能量轉化為精神,為未來的發明創造提出更多的可能性,古人的“陰”、“陽”也是東方的學說,反映在視覺中是黑白的現象,而墨色的黑,白色的紙,既黑有地的意思,白有天的道理之說。黑是實白是虛,一切事物都是在虛實中存在,在虛中造實,實中創虛,不斷地變化與交錯使視覺的空間擴大。“虛實”、“有無”的存在使事物產生了運動,“有”和“無”是對峙的,“有”之中存在無,是欲望與能力的發祥地。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道”是中心,是原點。藝術家的思考同樣也是立足于回歸繪畫的本源,對發展的趨勢必須給觀眾與警示。“當代觀念”是嚴肅的問題,藝術風格受到他人影響的及形象模糊的,在當代都給予排斥。然而,張羽的成功之處,也在于張羽黑白墨質的世界是獨特的形象,且是清晰的、明確的,更是不可替代的。
摘自畢業論文《論質覺——對視覺藝術中質覺概念的研究》2001年9月
在墨質的黑白板塊之中印證了文明的痕跡,同時也表現著當代人文精神,其中融合了西方當代的、中國當代的、歷史與文明的及精神與物質的。墨的能量在張羽的繪畫中得到了新的啟示,他將水墨材料與技法表現從傳統的方式中解放出來,為水墨的實驗在當代藝術中開辟了新路。張羽的成功之處,也在于張羽黑白墨質的世界是獨特的形象,且是清晰的、明確的,更是不可替代的。(劉旭光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