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嘉德2009春拍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現場
自2005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調整以來,中國古代繪畫、大家精品、書法作品和信札手稿不跌反漲,該現象告訴我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收藏的實質是收藏歷史,收藏文化,收藏社會背景、人生軌跡和民族精神。
書畫不跌反漲 市場表現搶眼
在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國書畫市場,非但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反而逆勢上揚,成為今年國內春拍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古代繪畫、近現代繪畫、名家法書和信札手稿都在市場中有上佳表現。
古代書畫價值回歸,表現出眾。北京保利拍賣尤倫斯夫婦收藏專場,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以6171.2萬元成交。這幅《寫生珍禽圖》曾在2002年中國嘉德春拍上以2530萬元成交。藍瑛《仿大癡山水卷》以576.8萬元成交;董其昌《仿巨然山水卷》以459.2萬元成交;弘歷《水仙圖冊》以459.2萬元成交。
中國嘉德古代書畫180件拍品總成交額超過1.86億元,成交比率高達87%。宋人蕭照的《瑞應圖》是清宮散佚的重要文物,成交價高達5824萬元;明代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長卷,此次上拍便掀起一陣高潮,最終以4480萬元成交。
近現代繪畫眾多拍品以高出估價數倍的價格成交,其中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李可染、黃胄等名家精品表現出彩。在嘉德拍場,徐悲鴻《奔馬》拍出380.8萬元;張大千《仿莫高窟仕女》拍得近300萬;何海霞《泰山雄姿》以296.8萬元成交;齊白石《玉蘭雙鳩》拍出291.2萬元。
名家書法全面啟動。中國嘉德,祝允明楷書《黃庭經》拍得526.4萬元;唐寅行書《焚香默坐歌》也創出470.4萬元的佳績;金農《書吾自書冊》估價為50至80萬元,最終以481.6萬元成交。北京誠軒,康有為32言對聯,22萬起拍,以156.8萬元成交;丁輔之甲骨21言聯,2.2萬元起拍,以31.36萬元成交;胡適1.7平尺五言絕句,以15.68萬元成交;老舍2.9平尺“節錄杜甫詩”,以44.8萬元成交;啟功3.3平尺“元旦新句”,底價4萬,以40.32萬元成交。
信札手稿凸現價值,成為新寵。本次春拍信札手稿上拍數量較多,這個一直被大拍忽視的門類,此次受到格外關注。中國嘉德,“陳獨秀等致胡適信札”13通,以554.4萬元高價成交;“梁啟超致胡適詞稿及信札”11通,以78.4萬元成交;“徐志摩致胡適信札”僅有3通9頁,卻以112萬元高價成交。保利拍賣,蔡元培、胡適《翰墨因緣》估價7萬至9萬,最終以34.72萬元成交。誠軒拍賣,啟功致張中行信札1通3頁,以18.48萬元成交。
收藏理念轉變 書畫價值回歸
自2005年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調整以來,古代繪畫、大家精品、書法作品和信札手稿不跌反漲,正是中國書畫拍賣充分總結經驗教訓后的一種覺醒,一種深刻反思之后對書畫市場今后方向和內容做出的一種正確選擇。
收藏的實質是收藏歷史,收藏文化,收藏社會背景、人生軌跡和民族精神。作為收藏者,面對各種門類的書畫藝術品,除去感性的偏好之外,哪一類書畫作品最有收藏價值需要有正確的理念。
直觀地說,有眼力、有實力的收藏家可以看一看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藝術館收藏哪些門類的中國書畫藝術品,這是最好的參照系。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有眼力的收藏家應該收藏那些最經典、最有文化底蘊、最有民族特色、已被歷史檢驗的真品和精品。作為藝術品投資人,無疑應該選擇那些內涵飽滿,外延豐富,價格正處于被發現和被發掘,有廣闊空間的藝術作品。
而對于那些內容貧乏,人為炒作明顯,暴漲暴跌,價格嚴重背離價值,彌漫著價格泡沫和眾多不確定因素的藝術品,無論收藏家還是投資人都應該盡力回避。中國的收藏家、投資人、拍賣公司要從以往的誤區中走出來,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由覺醒到覺悟,采取正確的行動,以更加專業、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姿態從事書畫藝術品的收藏和投資。
中國古代書畫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真實寫照,博大精深,具有現當代書畫所不具備的滄桑感和厚重感。很難被炒作又具有真實價值,古代書畫獨特的歷史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厚的筆墨功力、稀缺的存世數量等等都決定了它必然會升值。
近現代一些大師,如徐悲鴻、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李可染、張大千、潘天壽、傅抱石、黃胄等的卓越貢獻都已被美術史確認。其精品力作經過時間和社會的檢驗,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認知度,鮮明的時代特征,深邃的文化內涵,代表著時代藝術的最高水平。他們的精品拍出高價,受到追捧,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書法作品,作為中國國粹,作為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承載者,作為世界上一切抽象藝術的源流,價格長期被低估,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和價值內涵隨著收藏者和投資人鑒賞水平的不斷提高,正逐漸被發現和認知,書法與繪畫作品價格上的巨大落差也成為書法作品價格不斷上揚的動力。
名人信札手稿之所以高價成交是因為它是書法的載體和最佳表現形式,集唯一性、特定性、真實性、多樣性于一身。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凝聚著獨特的美學意義、學術功能和人文價值。雖然現在信札手稿已高價頻出,但與中國歷史上和國外的信札手稿收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乾隆皇帝宮藏書畫珍品無數,但其最喜愛者當屬“三希堂法帖”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這“三?!逼鋵嵕褪枪糯娜庑旁?,價值連城。在國外,信札手稿的收藏一直是大收藏家們追逐的主要門類。國際拍賣業巨頭蘇富比拍賣行就是以拍賣名人信札手稿起家的。1994年,比爾蓋茨就曾花費3080萬美金從拍賣會拍得達芬奇的手稿。此次國家文物局決定以554.4萬元市場成交價優先購買“陳獨秀等致胡適信札”,無疑為中國近現代名人信札的價值發現和價格提升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期待國人掌握中國文物藝術品定價權
中國拍賣品藝術市場已經經歷了十幾個年頭,在世界藝術品拍賣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但始終沒有掌握話語權和定價權。
中國的拍賣應該區別于別國的拍賣,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牌。要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和重點內容,要把那些諸如古代繪畫、近現代大家精品、中國書法、名人信札、古董文玩、瓷器、玉器等有中國特色的最經典、最深厚、最能代表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文物藝術品作為拍賣重點和主要內容。而拍賣重點和主要內容的選擇,又會正確引導市場方向。當然這需要經過實踐檢驗,用事實說話。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質的提升,人們對文物藝術品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價值被廣泛認同和發現,價格飆升正是價值回歸的體現。它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格也將在全世界范圍內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書畫藝術品拍賣市場會在取得共識之后一路高歌,中國文物藝術品的定價權最終會掌握在中國人手中,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書畫藝術品的交易中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