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史惠芳 成長了9年的創庫正面臨著被解體的危險:一紙由彌勒寺新村股份合作社下發的通知貼到了99’創庫各個工作室的門口,要求藝術家們于7月30日前搬離。面對突如其來的通知,藝術家們除了驚訝還有無奈:“如果要拆,我們只能當釘子戶。”
“從貼出通知到規定搬遷時間僅僅20來天,我們現在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要往哪里搬。”畫家祝群道出了和他一樣在99’創庫中工作的藝術家們的心聲,“創庫要是散了,文化也就被滅了。”
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劉曉津表示:“創庫代表了文化的品質,并逐漸形成一種城市的坐標。如果僅是因為修路而砍去,那將是無形資產的流失。”她說,工廠的廠長當初做夢也想不到藝術家的進駐會引來這么多酒吧、餐飲經營者的關注,把一個瀕臨倒閉的廠區盤活,房租也水漲船高翻了數倍。
而除了創庫本身的文化內涵讓藝術家們在情感上不愿舍棄99’創庫外,規劃是否合理也成為“創庫人”爭論的焦點。當初打造99’創庫的開朝元老、昆明市美協秘書長陳申認為,創庫建設時已經讓出了規劃紅線,且對比左右兩鄰的建筑也相對更靠里,屬于“可拆可不拆”的范圍。如果只把創庫單獨挖掉并不合理。
記者也從西山區河南社區居委會貼出的具體規劃圖上看到,99’創庫的位置剛好壓住拆遷范圍線。對此,在場的測繪局工作人員則表示,創庫雖然比相鄰的建筑靠里,但由于其建筑位置在西壩路及永樂路的交叉口,屬于“作業面”,所以被劃到拆遷范圍內。
面對現狀,大部分創庫的藝術家們仍在觀望。昨日,7位藝術家集結了創庫內所有藝術家、廣告人及策展人等的意見,與西山區文化產業辦公室副主任楊樹彬進行了對話。他們建議,在敲定拆遷之前,以聽證會的形式聽取創庫內眾多藝術家們的意見。楊樹彬表示,彌勒寺新村股份合作社下發拆遷通知的事情,他們并不知情,但他會將創庫藝術家們的意見進行匯總,并向上級部門以及相關規劃部門反映溝通,希望99’創庫得以保留。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