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佩斯之前,已經有阿拉里奧北京、與韓國現代畫廊合作的都亞特畫廊、日本東京藝術工程、意大利常青畫廊、德國空白空間、新加坡季節畫廊等國外正規畫廊進駐北京798,他們的到來為中國畫廊界樹立起了新的從業標準,這些畫廊的經營方式更多是進駐資本,把中國的藝術介紹給世界。近兩年,又有數十家海外主流畫廊在北京和上海開設分館,如佩斯北京、James Cohan Gallery、德國秀瓷畫廊、荷蘭c空間、日本三潴畫廊、韓國琴山畫廊等等,東京畫廊的田畑幸人先生堅定的認為21世紀是亞洲的時代,這輪海外畫廊進駐明顯的特征,便是對海外藝術的進口,而不再完全是中國藝術的出口,進與出之間,是角色與位置的轉換,中國發展所帶動的整個亞洲強大的潛在購買力,是吸引海外藝術到來的最大誘因。
海外藝術在中國的推廣在客觀上還面臨了一些困難,比如在中國內地貨物進口需交納35%的進口稅和17%的增值稅,某些畫廊因此更改了運往中國內地藝術品的報關價值,指望海關的人不知道它們真正的價值。本地藏家仍習慣于欣賞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海外藝術是另一種口味,讓喜歡喝茶的人愛上咖啡,的確有些難度。然而這些并沒有阻礙海外藝術到來的步伐,主流畫廊的海外擴張目標各不相同,佩斯北京將中國兩位超級明星張曉剛和張洹納入麾下,使得他們在中國經營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而更多畫廊則專注于為現有的藝術家尋找本地收藏家。本期藝術視點特別邀請了藝門畫廊、James Cohan畫廊、現在畫廊、東京畫廊、C空間、索卡藝術中心等畫廊的主人,以及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中華世紀壇、歌德學院等文化機構和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的負責人,就海外藝術在中國遭遇的文化融合和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