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Garcon a la Pipe》在蘇富比 拍賣創下1億4千2百萬的天價,是否意味著藝術市場價格已達最高點?
這兩年藝術市場的熱絡使一些資深收藏家想起80年代后期的交易盛況,確實,根據倫敦交易市場調查的實際數據指出,史上最貴的藝術品有25%都在1996年后的這幾年成交的:收藏家們現在購買藝術品,就等于面對著將來必須面臨損失的情況,對于那些對交易市場不夠熟稔、對藝術史的知識也不夠豐富的新一代收藏家來說,這個風險更是巨大?!傅撬囆g交易只會越來越火熱」,邁阿密的藝術交易者兼收藏家Marvin Friednam說,「這已經變成一種非常昂貴的生活裝飾品」。
對于收藏家來說,「時機」是購買藝術品的重要關鍵之一。關于這幾年的情況,其實可以回顧1990年的教訓:在1991年藝術市場崩盤以前,現代藝術市場也一度攀到高點,這些都要歸功于當時一些新的、來自歐洲和日本的收藏家,他們使藝術市場價格以跳躍式的攀高,正如Art 100 Index 的調查一般,1990年的藝術高價指數達4979,但是在1991年崩盤以后,藝術市場一直一厥不振,直到1996年Art 100 Index的指數仍然只有 1915。
去年的交易真的又是另一個新高點,除了畢加索的畫作創下天價、各地的拍賣場大約都有比往年高出27億美金的獲利。部分有經驗的藝術市場觀察者,都會建議現在想進入藝術市場的收藏家緩下腳步觀察,但是也有相反的聲音,「我看不出藝術市場中有任何不合理的飆漲」,蘇富比的副董事David Norman說,他認為現在的新高點,是有它社會及經濟的基礎。
其實除了當代藝術,其它類的藝術交易市場也在試探它的極限,就像去年12月在佳士德的倫敦古董家具交易中,一件18世紀的柜子以367萬美金的高價賣出,創下史上最高金額的非藝術品類拍賣紀錄;整個藝術市場都在發展,也吸引不少企業或個人轉而進入這一塊投資領域,但是必須了解投資藝術一直都有它一定的風險,雖然當代藝術的作品讓某些投資者在近幾年中得到不錯的獲利,但是就整個市場的波動來說,古典的作品比較有穩定的行情(相較1991年崩盤時印象派以后的作品跌幅達50%,古典的作品跌幅僅有16%);若你想要購買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注意,每年大約只有2個年輕的當代藝術家真正在未來有上漲的實力,而最好的選擇方法,就是多走訪幾個藝術博覽會,這也是資深的收藏家在購買當代藝術品前會先做的功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