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使用之中,保存歷史。試想,駕駛一輛可以行走的美妙雕塑,這將是怎樣不尋常的感覺。車主在提升自我的同時也延伸了古董車的內涵。兩者就這樣在歷史的大道中同步向前邁進。一項獨特的收藏趨勢正在中國的有識之士中萌芽——這就是古董車,行走的藝術品。

無論收藏什么,繪畫、雕塑,還是紅酒或珠寶,人們都是以此來取悅自己的感官。在種類繁多的收藏中,古董車成為后起之秀。欣賞它,駕馭它,在穿越時空的縱深中感受它。車與人就這樣一起在歷史的大道上向前邁進。
5月17日,一輛1957年款法拉利250 TESTA ROSSA(底盤編號0714TR),在RM拍賣行的第三屆“法拉利——傳奇與激情”(Ferrari – Leggenda e Passione)專場拍賣會上,以902萬歐元的價格一錘定音,當仁不讓地占據了成交榜的首位,創(chuàng)下了經典法拉利的拍賣新高,突破了去年同名拍賣中創(chuàng)下的拍賣紀錄——當時,曾由奧斯卡影帝詹姆斯•柯博(James Coburn)駕駛并收藏了25年之久的1961年款法拉利250 GT California Spider拍出了704萬歐元的高價。
這款由Scaglietti設計,在當時立即受到矚目的250 TR,僅僅制造了22輛,在法拉利歷史上占有重要一席。1958年至1961年間,這批敞篷雙座車參加了19個南北美的國際錦標賽,奪得了10次勝利。而法拉利后來80年代推出的Testarossa便是借用了該車的名字以示紀念。此輛250 TR曾出色地完成了1958年1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1000公里汽車拉力賽,首次亮相就獲得總分第四的戰(zhàn)績。隨后被一名眼力敏銳的資深美國藏家納入囊中,并多次隨之征戰(zhàn)賽車圈內極為著名的SCCA(Sports Car Club of America,美國跑車俱樂部)錦標賽,且在主人的精心呵護下保持難以置信的出色狀態(tài)。此輛令人向往的標王,1957年誕生于意大利馬拉內羅(Maranello)的法拉利車廠。2007年,在RM的第一屆法拉利專拍上(此后RM每年都在馬拉內羅的法拉利車廠舉辦此專拍),它就以198萬歐元的高價打破了當年的世界拍賣紀錄。三年后,它再次奪冠。不過,今年的最高競標者是通過電話競投的,因此目前無法知曉究竟是哪位高人花巨資把這款經典跑車帶回了家。
Sidebar:連線RM拍賣行專家 唐•魯斯
拍賣結束后,本刊連線到RM拍賣行的專家唐•魯斯(Don Rose)。他本人還兼任阿斯頓•馬丁車主俱樂部(AMOC,Aston Martin Owner's Club)北美地區(qū)的副主席。
《藝術與投資》:相比于商用車,賽車收藏是否有更為小眾的圈子?
Don Rose:收藏賽車的人基本上是古董車收藏圈里面的中堅分子。他們會被某輛賽車特有的歷史所吸引,比如哪輛車曾經奪冠,或者和某位著名賽車手一起征戰(zhàn)過。還有一群人是因為喜歡在賽道上駕駛賽車,或者參加公路賽,比如在意大利1600公里長的Mille Miglia賽道上飚車,他們喜歡捕捉那種昔日“黃金時代”的賽車快感。
《藝術與投資》:為什么經典的賽車通常比商用豪華車要貴?
Don Rose:經常是要貴一些的,但不總是如此。的確,賽車所用的內部零件都是當時最為先進的。處于空氣動力學的考慮,設計上也更為流暢搶眼。而且,駕駛這些賽車的都是世界上有膽有謀的杰出人士,他們是人類的精英。
《藝術與投資》:可以舉例說說幾位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和他們的故事嗎?我們知道去年離世的好萊塢資深影星保羅•紐曼(Paul Newman)就是個鐵桿車迷。
Don Rose:作為RM拍賣行,我們并不會透露客戶的個人信息以及他們購買的拍品,但是一些眾所周知的收藏家包括美國時尚巨頭拉夫•勞倫(Ralph Lauren),他曾在波士頓美術館公開展出自己的古董車藏品;美國脫口秀明星杰伊•列儂(Jay Leno),他標榜自己每天都開一輛不同的古董車去上班,并且擁有自己的網站叫做“杰伊•列儂的車庫”(Jay Leno's Garage);還有斯加拉夫(SCHLUMPF)兄弟在法國建立的龐大博物館,陳列著他們300余輛布加迪(Bugatti)的私人收藏,如今已變成國家博物館了。
除了那輛天價的法拉利250 TR,近兩年也有不少其他古董車在拍賣場上表現不俗。它們大都有著比較老的年份,極小的生產量,當時的市場定位原本就很高端,現存量更是數得過來,并且原裝保養(yǎng)基本完好,相應的文件完整,還有正式上牌。寶龍的高端古董車拍賣在全球有口皆碑,這里有幾個來自寶龍拍賣行的例子。
比如2008年7月11日,一輛1955年捷豹D-Type運動型賽車以220萬英鎊順利成交。此車款1955年新出廠的價格是2500英鎊,并連續(xù)多年登頂勒芒(Le Mans)24小時耐力賽。稍晚的2008年8月15日,一輛1939 Talbot-Lago T150 C SS(由Georges Paulin設計,M. Pourtout制造),更以484.7萬美元賣出。歐洲和美國的汽車收藏家都非常熟悉Talbot-Lago這個名字。然而這個存在于1935年至1959年的英國汽車品牌本身產量非常少,能流傳至今的珍品更是鳳毛鱗角。正因為如此珍貴,當每一輛Talbot-Lago古董車被擺上展臺時,都如同明星登場,引發(fā)一片歡呼。它那如水珠一樣流暢的身體確實能給人以很大的震撼。
今年非常重量級的是2月7日上拍的一輛1937年款布加迪Type 57S Atalante三廂式轎車,竟然高達348萬歐元。這輛汽車是英國著名賽車手,也是賽車手俱樂部創(chuàng)始人厄爾•豪(Earl Howe)制造的。二戰(zhàn)后,他將汽車賣出,1955年,這輛汽車被紐卡斯爾一名叫做哈羅德•卡爾(Harold Carr)的人獲得。而哈羅德•卡爾的親屬在他去世后整理其財物的過程中,才發(fā)現這輛相當罕見的1937年布加迪跑車。發(fā)現它時,這輛車雙座滿是塵土,而且自1960年以后就從未使用過,更為驚喜的是,車上所有原始設備都完好無損,因此它可以不必修復或更換零件。這款車當時僅僅制造了17輛,代表了那個時代機動車的最高成就,速度可達每小時130英里。要知道,其他汽車當時的極限時速大概是50英里!
上面說到的都是賽車,其實,豪華商用車在拍賣中也占有相當的比重。常見的有賓利、勞斯萊斯、凱迪拉克等。 這些品牌至今仍引領全球。

古董車的“黃金時代”
半世紀前的人們一定預料不到今天的收藏家會對當時的汽車如此之狂熱。的確,那時候還沒有古董車的說法。只是進入20世紀50年代后,車迷們才逐漸意識到老舊汽車的價值,開始將幾十年前生產的汽車整修后收藏起來,并把1930年之前生產的汽車稱之為經典古董車(Vintage Car)。時移事易,現在顯然不能再以1930年為界線來劃分了。至于多老才能算古董,至今沒有明確說法,一般至少應是20至 30年前的車,且要保持原汁原味,大的零件不能有改動或更換。
在英國,1919年至1930年被看作是古董車的黃金時代(Vintage Car Era)。那個時候,不論是豪華車、家用車還是賽車或者旅行車,技術的革新都已經讓汽車相對舒適和方便,同時仍然保有經典的外觀風格。這時期英國的三大汽車廠商是Morris, Austin 和Singer。它們其中的一些車型,今天仍然見得到。在一戰(zhàn)之前,擁有汽車是非常奢侈的。但是一戰(zhàn)期間(1914-1918)大量的軍需運輸已經讓男女老少逐漸熟悉汽車,并且嘗試駕駛。一戰(zhàn)結束后,越來越多新興的中產階級開始買車了。到1920年,僅英國就有90家汽車廠商,他們的產品主要滿足兩類人群:寬敞、先進、復雜的豪華商務車,比如沃爾斯利(Wolseley)和勞斯萊斯(Rolls Royce);然而主要的消費者仍是正在經歷戰(zhàn)后經濟艱難復蘇的普羅大眾,他們通常購買三輪汽車(cycle car)或者家用車,便宜、輕巧、結實。黃金時代末期, 隨著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的到來, 汽車逐漸廉價,流為生活必需品了。
其實,英國的制造業(yè)是受到美國批量生產的啟發(fā),尤其是先鋒人物亨利•福特(Henry Ford)和他的福特T型車(Ford Model T)。標志性事件是1908年第一輛福特T型車從流水線上組裝成功。它一改以往汽車的馬車型外觀,設計簡潔,可靠耐用,時速達到40公里,還能適應山地等特殊地況,并且容易修理和保養(yǎng)。這些優(yōu)點使它成為當時城市和鄉(xiāng)村最佳的個人交通工具。上市第一年就賣出1.9萬輛,1914年賣出250萬輛,1916年的銷量更是超過500萬輛。以至于1919年整個美國路面上有三分之二的車都是福特T型車。直到1927年,它才被時速65公里的福特A型車(Ford Model A)逐漸取代。
那時,汽車也是炫耀財富的途徑。比較流行的豪華車是凱迪拉克LaSalle轎車。1927年推出的凱迪拉克LaSalle是第一輛從前保險杠到車尾燈都由設計師設計的汽車。它更小、更快、更時髦而優(yōu)雅,顏色豐富,而且具有運動氣質。設計師為哈利•厄爾(Harley J. Earl),他常為好萊塢明星們定做汽車,第一個將“時尚”概念引入汽車業(yè)。
為何要收藏一輛汽車?
一輛經典古董車可以說是一件藝術杰作,它們幾乎就是歷史的縮影。那個年代的制造水平和審美趣味都融于其中,任何其他的人造機械都不能像古董車這樣,讓收藏者即擁有視覺之美又享受駕馭之樂,還可能體驗到穿越時空的歷史縱深感。我們可以收藏大師的杰作,但沒法自己描繪;我們可以佩戴珠寶,但沒法自己打磨,我們可以購買鐘表,但沒法自己制作。古董車收藏的參與感是極為特殊的。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個乘務員,讓這歷史的藝術品依然“活著”,并駕駛著它在今天的觀眾和下一代觀眾面前奔馳而過……
當你在擁有一輛古董車時,也是在保存一個歷史的片段,正如美籍華人、古董車收藏愛好者吳劍心創(chuàng)辦的Race maker Press(主要從事汽車史和賽車類書籍的出版)闡述的理念:“在使用之中,保存歷史。試想,駕駛一輛美妙的可以行走的雕塑,這將是怎樣不尋常的感覺。車主在提升自我的同時也延伸了古董車的內涵。兩者就這樣一起在歷史的大道中向前邁進。這就是古董車,那會行走的藝術品。”比如,如果你是Duesenberg車的車迷(Duesenberg,活躍于1913年至1937年的美國豪華車,以高品質的跑車而聞名),收藏了Duesenberg的經典車款,好好地保存和照顧它,使它不至于被扔棄在黑暗潮濕的角落。當年制造這輛車的人們已經去世了,但是這些車現仍存在,即便它們也終將化為烏有,但一旦它們不能運轉了,它們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收藏古董車的確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歷史責任。
如何踏上收藏之旅
在開始之前,最好先靜下來想想:確實要收藏嗎?你真心愿意長期持續(xù)地養(yǎng)護這些車?你有一個收藏計劃嗎?有沒有愿望清單?很顯然,這些都與你的預算和貯藏空間息息相關。請記住,時時保養(yǎng)這些車,需要你不斷地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比如,古董車最好要大通風車庫來存放,還要有足夠地方作為維修空間。每月最好要找個陽光明媚的時間,在一些不堵車平整路段給車“散散步”,車程最好在5至10公里,不能太短,不能太長。每年至少要有一次100至200公里的長途,讓機器徹底運動一下,車胎即使不用,也要每三年換一次,電池則要每兩年換一次,油箱每次都要加滿油以減低油箱生銹的機會,這些都需要非常現實的考慮。所以,這基本并不是一項可以“生錢”的收藏,而是要不停地花錢。你可以希望在過些日子轉手賣掉時,只求在賣價打個平手,但賣價高于買價,只能被看作是意外的獎勵。
此外,加入一個活躍的相關俱樂部,將頗有裨益。會員們可以彼此分享如何探訪并最終獲得自己心儀的座駕;如何使老車提升到更良好的性能狀態(tài)等等。而且,對于新近會員,其他會員很可能將協助你入門,告訴你哪些是比較好的古董車商人,去哪里可能找到你所感興趣的車。不必擁有一輛古董車,只是純然地好奇或者有興趣,你照樣可以加入俱樂部!如果是想收藏跑車和賽車,還有專門的俱樂部,他們會充當組織者的身份,舉辦各種車賽,比如拉力賽、爭先賽(sprints)、越野賽等。開著自己收藏的古董車去參加這些競技活動,當然是件樂事。可以挑一個本地的俱樂部,方便見面,參加聚會,結交朋友。如果是想加入大一些的機構,總部在英國的古董跑車俱樂部(VSCC,Vintage Sports Car Club)是非常棒的選擇。它在全球有7500名會員。大家不僅在此交流心得,而且參加由俱樂部組織的各項活動和賽事(每年大約35場),切磋上路駕駛的感受和經驗。上文提到的美國跑車俱樂部(SCCA)更龐大,有超過550,000名會員,每年支持2000項汽車賽事。
對即將入門的收藏者來說,從保存完好可以駕駛,自己又感興趣的古董車開始比較合適。那些至今仍活躍著的廠商和型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你就能有更多可參考的資料和實例,保養(yǎng)和維護起來也相對方便。然后就不妨慢慢積累作為擁有者的樂趣,學習如何搜尋和保養(yǎng)車輛,同時積累良好的收藏聲譽,還可以隔三岔五把自己的車送去展覽、巡游,或者帶著愛車一起去參加車賽。對汽車收藏者來說,將你的老車投入使用比把它們鎖在車庫里要好很多。
Sidebar:全球古董車盛會和各國藏車博物館一瞥
想要開始收藏汽車,我們至少要清楚地看到希望購買的車是什么樣的。去博物館觀摩,是個捷徑。波士頓的Larz Anderson博物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家古董車博物館。館藏數量十分可觀。創(chuàng)始人Larz和Isabel Anderson曾經是一對社交甚廣的夫婦,酷愛環(huán)球旅行。1899年,他們購買了第一輛汽車,此后則每年都會購買一輛新車。這些車款在當年擁有最好的性能和外觀。然而,他們從不出售這些車。夫婦倆過世之后,所有藏車都捐給了他們所居住過的鎮(zhèn)上的博物館,將那些年代的汽車制造歷史比較完整地呈現給公眾。
在美國,除了Anderson博物館之外,還有不少其他的好去處,譬如底特律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汽車博物館,密西根的經典古董車(Classic Car)博物館,華盛頓的Le May博物館,印第安納州的Anburn-Cord-Duesenberg博物館以及洛杉磯的彼特遜(Petersen)博物館等。在歐洲,英國的波利歐(Beaulieu)汽車博物館和汽車工業(yè)遺產聯合會(The British Motor Industry Heritage Trust),都有豐富的藏車。還有德國的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 Benz)博物館、意大利的菲亞特(Fiat)和阿爾法•羅密歐(Alfa-Romeo)博物館等等。此外,其他國家也具有一些小而精的館藏,像荷蘭、比利時、瑞典和奧地利等。
這里還有幾個世界上重要的古董車盛會,一年一屆,值得觀摩。“加州卵石灣汽車巡展”(Concour de Elegance at Pebble Beach, CA)號稱是全球最豪華的汽車展,集車展,評比,拍賣和賽車為一體,持續(xù)一周,今年的時間是8月12日到16日。因為每年都在美國加州的卵石灣高爾夫球場舉辦,故得此名。盛會期間,高爾夫球場的草地上會擺放上百輛稀有汽車,包括戰(zhàn)前和戰(zhàn)后的古董車和最新發(fā)布的概念車。英格蘭古德伍德極速節(jié)(England’s 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是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最豐富多元的賽車嘉年華,歷史也最悠久。賽車運動第一次來到這里是在1936年,而今年的時間是7月3日到5日。這里可以看到從19世紀蒸汽機帶動的馬車到新款的F1賽車,幾乎汽車文化的整個脈絡都能在此找到蹤影。法國巴黎古董車盛會(The Paris Retromobile),今年已經在2月6日到15日舉行,主要致力于古董車和汽車史的相關展示。每年300多位參展商、制造商、出版人、編輯、俱樂部成員和相關機構都來此相聚。

中國正在起步
在歐美,志趣相投的車迷們熱衷搜尋并收藏他們少年時代的汽車,他們的父輩或者爺爺輩買車就不單是為了代步,這些車不僅由車主駕駛,同時也會由職業(yè)賽車手來駕駛。而中國的汽車制造與世界現代汽車工業(yè)歷史并沒有取得同步發(fā)展。機動車生產大多只是為了交通運輸,外觀設計相對不重視。直到現在市場上還沒有中國自主設計的跑車和奢華車,所以源于祖輩對駕駛的自然欲望并不存在。同時,國內也缺乏支持這項收藏的系統,比如專業(yè)團體、專業(yè)技術維護設施、人員等。
Racemaker Press創(chuàng)辦人吳劍心的古董車收藏是在美國開始的。他目前不僅擁有20余輛像1919年Duesenberg這樣重量級的古董車,同時每年還親自參加世界各地的業(yè)余車手競賽。他說,“經典的古董車文化是歐美現代文明的精髓之一,是真正的奢華。就像法國的莊園葡萄酒一樣,歷久彌新。”對于中國的現狀,他接著說,“中國收藏者不是和車一起長大才收藏的那一類,也許是想了解某一部分歷史,也許是想在特定場合里和其他收藏愛好者們一起賽車,也許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征服欲——恢復這些車的原貌,也許是一種投資。”所以,經典的古董車收藏文化,在中國還需要慢慢孕育。然而,隨著汽車文化在中國的普及和深入,相信會有更多中國人對古董車產生純粹且誠摯的興趣。那時,中國將賦予這些古董車新的生命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