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一
回流文物有贗品
回流藝術品的升溫,使近年的拍賣市場更為火爆。其實,在外界看來,珍品的回流、重現并非壞事。中國文物回到祖>國懷抱是壞事嗎?不是。珍品重新露臉,讓大家再次重視它的存在和價值??墒牵筮B萬達王月寶齋負責人、著名收藏家郭慶祥卻指出,這已成為一種現象,不能認為都是好事。
中貿圣佳拍賣公司藝術顧問趙榆表示,平均來看,目前回流藝術品占所拍賣各種品類的40%,而在一些老牌、知名拍賣行,回流藝術品的比例更高,成交率比一般拍賣品要高出6%左右。
“文物回流,給藏家的普遍印象是珍品回國,質量比較高,也確實受到了一些藏家的追捧?!壁w榆說。
郭慶祥表示,隨著文物回流的漸熱,開始打著“文物回流”旗號的拍賣越來越多,距今年秋拍旺季已不遠,不少拍賣公司開始推出回流專場。“一些信譽好的大拍賣行因為品牌影響,客戶力量雄厚,所征集的拍品質量多并有保證,而一些小拍賣公司所打造的‘回流’專場,贗品過多?!?
他表示,現在,國外的贗品借機以國內市場需求的名義大肆流入國內?!拔覀儸F在甚至都不敢稱自己的藏品是回流藏品,回流的名聲有不好的趨勢,圈里的藏友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情愿說該拍品曾在國際哪家拍賣公司被拍過。”他笑著說。
亂象二
講個“故事”設騙局
在拍賣市場,流傳著一句話,一件拍品自身若有“故事”,有歷史,說明其流傳之久、價值之高。
在郭慶祥看來,這些都是無法考證的“故事”?!百u家、拍賣行、參與競拍人,他們之間形成了一條騙局鏈條?!?
“很有可能的是,一般畫家的作品,在有的藏家手里一輩子都賣不出去,但是到了另一位善于‘講故事’的藏家手里,就能賣出高價。”他說。
“現在許多買家,在如何尋覓拍品時,都喜歡聽故事,或者找專家,但是,這恰恰也是買家購買贗品的根源?!惫鶓c祥說,現在不少賣家和拍賣公司聯手編造“故事”,“故事”的真實性其實無從考證。
有業內人士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內地藝術品市場缺乏對某位大師作品的專項市場研究。在國外,哪個著名藝術家的重要作品,現在在誰的手中,做過什么展覽,曾從哪家畫廊售出等信息,都有詳細的記錄。
亂象三
拍賣現場搶客戶
如果一家大拍賣行舉行預展,現場會有很多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行話所說的“搭船”。他們的目光會放在正在看拍品的藏家身上,并且主動上前搭訕。這些人不是藏家,不是工作人員,而是其他拍賣行、尤其是一些小拍賣行派來的,甚至有人索性在現場散發廣告傳單。
“近幾年,拍賣行主管、法人到別家拍賣行預展現場去拉關系、搶客戶的現象比較多?!惫鶓c祥說,“拍賣行不靠實力,而是跑去向藏家兜售,這對于拍賣市場的發展來說并不是好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