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你分享我的夢
——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邰麗華
在遂寧見到邰麗華本人的第一眼,有些恍惚的熟悉感。一襲素色長裙,簡單地挽著發髻,淺淺的笑容,亭亭玉立,一身從容淡雅,讓人恍若再次看到了那個震驚世界的《千手觀音》中的靈魂人物。
這是一種由內及外的魅力,真正面對邰麗華,更能深刻地認識到這個年輕美麗的女子,為何能帶領這樣一支世界級的藝術團隊,折服走過的每一寸土地。“我的夢,就是要把真善美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邰麗華輕輕笑著,通過手語老師這樣表述著自己的心聲。
夢想在不斷提升
隨著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藝術經典《我的夢》的不斷成長,邰麗華的夢想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經過這些年的歷練,走過世界多個國家的她現在更加堅定了一個夢想,把她所堅信的真善美以藝術形式傳播到更廣闊的天地,與所有人分享她的夢想。正是這種內心所信仰的美好,讓情感的傳遞更加真摯純粹,《千手觀音》等殘疾人藝術團所捧呈出的節目才能一次又一次讓人感動得熱烈盈眶。
一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評價的,“你們的表演,不但表達了藝術美,而且表達了心靈美。”心靈美,對于這個既簡單又復雜的概念,邰麗華再次提到了自己2003年在土耳其寫下的一段話:如同月有陰晴圓缺,人生都是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你不能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多看人生的圓滿,然后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的不圓滿。
只要心中有愛,與人分享這種愛,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是最美好的。表演前夕,化妝間隙,邰麗華的手輕輕揮動著,一個個文字的組合間,顯露著一顆純真的心。盡管15歲就加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走過幾十個國家,登上過世界兩大頂級藝術殿堂——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越來越大的名氣和越來越多的獎項卻沒有讓邰麗華有任何改變。在遂寧宋瓷博物館參觀時,她的第一反應仍然是側過身,給身后的團員讓出路,仍然是將能夠觸摸的物品第一時間親手捧到盲人團員的手里讓他們一起感受……
分享愛心遂寧的美麗
兩晚的表演,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遂寧激起了千層浪。而觀音故里、愛心之都——遂寧也讓邰麗華有了深刻的印象。“剛踏入遂寧城市,就覺得很干凈,這真是一個很美的城市,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城市!”看了遂寧的愛心亭后,邰麗華一直念念不忘。她說她沒想到這個城市居然有100多個那樣的愛心亭,沒想到能給殘疾人提供那樣的幫扶,這說明遂寧很關注殘疾人事業,讓人很感動。
“遂寧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作為一個殘疾人,邰麗華對殘疾人事業有很多關注和思考。在談到遂寧要如何把“愛心之都”這張名片做得更好,把幫扶殘疾人工作做得更好的時候,邰麗華很誠懇。她說,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如果能再增加一些無障礙的坡道,這樣不僅能給殘疾人提供便利,也能讓老人和行動不便、身體弱的人都有空間有條件走到城市里來,分享遂寧的美麗,感受生活的美好。
“謝謝你們!”采訪末,邰麗華忽然用有些模糊的聲音對在場的人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盈盈淺笑間,深邃的眼睛,清澈的眼神,都在述說著內心的熱忱。(記者 楊晶)
人物簡介:
邰麗華,1976年生于湖北宜昌,當代殘疾人舞蹈家。1994年考入湖北美術學院裝潢系,文學學士。畢業后為湖北一所聾啞學校的老師。2002年8月調入北京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擔任演員隊隊長,同時兼任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現任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曾獲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評為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