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余威尚在、甲型H1N1流感又逼近家門,外部環境如此“惡劣”,但藝術品市場似乎卻成了“世外桃源”。5月底6月初,包括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京城多家拍賣公司“參戰”的本年度內地最大規模的一輪春拍,火爆 得讓不少人都大呼意外。
猶記得2008年秋,當金融危機剛剛來襲,藝術品拍賣市場在“寒流”中戰戰兢兢。許多業內人士紛紛預言,由于藝術品市場的滯后性,2009年極有可能成為藝術品拍賣市場最難熬的一年。然而,本輪春拍拍場上人滿為患的景象、“久違”的天價接連誕生,尤其是中國書畫表現活躍,讓人不由得對之前的“預言”產生了懷疑,不少人甚至樂觀地認為藝術品市場將再次出現“井噴”。果真如此嗎?
“火爆”暗藏玄機
雖然買家輪換了好幾撥,但鏖戰了六個小時的北京保利春拍夜場,卻始終人頭攢動、氣氛熱烈,“這么火爆,真是出人意料!”記者屢屢在拍場聽到這樣的驚嘆。其他拍賣公司的拍賣現場人氣也絲毫不差,尤其是中國書畫,場場爆滿,競爭激烈,讓人捕捉不到絲毫金融危機的氣息。這火爆里面究竟有何玄機呢?
董國強:內地藝術品市場呈現“羊群效應”
沒料到這輪拍賣會如此火爆。之前大多數拍賣公司都紛紛做好了勒緊褲腰帶過冬的準備,并在策略上進行了調整。原以為金融風暴會持續影響藝術品市場,一些高價位的拍品都不敢現在拿出來,但沒想到這幾場春拍火爆的景象令人大跌眼鏡。若能早預料到這一點,拍賣公司在拍品的準備上就會更充分些。
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偶然性實際上是存在于必然性中的。以保利的夜場為例,拍品質量確實不錯,很多東西都難得一見,前期的準備和宣傳也做得很到位,保利夜場拍賣是我見到的內地最成功的一場拍賣。從場面上看,十分熱鬧,有熟面孔,也有不少生面孔,當然也不乏看熱鬧的。
這些說明了買家的信心已經恢復,甚至對藝術品市場的熱情更高了。因為從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措施,包括發行貨幣來看,大家普遍預期今后一段時間內整體經濟環境將可能出現通貨膨脹,這個時候購藏藝術品就成為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
此外,內地藝術品市場一直都存在著“羊群效應”——場上沒人競價的時候大家都不競價,也都不敢買,心理不踏實。一旦出于買的時候又發現都在買,就是一種從眾心理。藝術品市場往往都是這樣,沒人要的時候都不要,有人爭,大家才來勁兒。
牟建平:人氣好轉限于書畫板塊
市場好與壞,取決于資金、人氣、拍品三個要素,一個都不能少。目前市場資金還是比較充裕的。嘉德和保利兩家今年春拍比去年秋拍金融危機時增加了1個多億,不過,如果將拍出高價位的幾件東西去掉,實際成交額和去年秋拍基本持平,可見,進場資金的放大仍然比較有限。此外,進場資金在量上和構成上也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藝術品市場這個盤子太小了,一兩個人就可以坐莊,就可以把整個大盤攪動起來。
人氣方面也略有復蘇。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但在經過了大半年后,大家對金融危機已經逐漸有些“淡忘”。不過,人氣的復蘇僅限于中國書畫這個板快,其他板塊,比如油畫、瓷雜表現仍然很一般。
林明杰:人多不能就說明行情火爆
這幾場拍賣火爆的只是古代書畫,或者說傳統的、經典的藝術在這次春拍中表現不錯。因為收藏傳統藝術的一般都是比較成熟的藏家或買家,金融危機實際上對他們的影響并不大。此外,傳統經典藝術中精品有限,有質量高的拍品亮相自然就賣得好。
人多倒不能就說明行情火爆,關鍵還是要看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地買東西,其實,我倒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對藝術品市場的行情進行過多的探究沒有太大的意義,行情這東西真真假假很難說清楚。
何如此活躍
“中國書畫拍得太好了!”雖然中國書畫成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頂梁柱是毫無懸念的事情,但高成交率、高成交價,再加上兩三個天價的數字,依舊讓不少聞者咋舌。這讓人不禁想問:中國書畫為何如此活躍?
董國強:該漲的都漲了
古書畫和近現代書畫是這次春拍最大的亮點。古代書畫的行情每年都在上漲,這是由古代書畫的不可再生性決定的,并且喜愛古代書畫的藏家和購買人群也在不斷增加。應該說,古代書畫的市場將會繼續好下去。
近現代書畫行情今春出現了大幅度的飆升,尤其是一些名家,如吳昌碩、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等,在長期被低估后,今年春拍都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升,有些甚至超過了“非典”后的行情。2006年被認為是中國近現代書畫價格最高的一年,但這次很多2006年出現過的作品今年再拍,價錢都翻了好幾倍。
但是,這波中國書畫的行情與2005年、2006年那一波又有所不同。2005年至2006年,中國書畫行情的飆升是大家蜂擁而上的結果,好的壞的都有人買,有人追。但這一次卻是該漲的都漲了,只要是名頭比較大的精品,都能拍出不錯的價錢。而質量比較差的東西就乏人問津了。
油畫板塊與去年秋拍比要稍好些,這個板塊內地的拍賣情況要好于香港,尤其是老油畫出現了穩步的上漲。
牟建平:資金從油畫板塊轉到書畫板塊
中國書畫在今年春拍中確實表現得很火爆,尤其是古代書畫拍出了幾個高價位,成交情況也普遍比去年秋拍要好。但是,油畫、當代藝術并沒有改變頹勢,依舊沒有什么起色。嘉德的油畫專場成交率才不過44%,油畫專場除了幾件寫實畫派名家作品叫座外,其他拍品表現平平。北京保利今春油畫拍品的質量也不如從前。雖然有陳逸飛《踱步》和靳之林《南泥灣》等作品高價成交,但并不能說明整個油畫市場就轉好了。F4海外行情和國內寫實畫派的成交都不太理想。
書畫行情活躍其實也是場內資金在“書畫”和“油畫”兩個板塊間內部流動的結果。這跟大家“追漲”的心理有關系。金融海嘯之前,當代藝術“節節看漲”,大部分資金都囤積在當代藝術這個板塊,越是上漲越是有人買。現在當代藝術不行了,書畫成了避風港,大家發現中國書畫的行情又要開始漲了,于是又都轉移到書畫這個板塊。
林明杰:古代書畫救了當代藝術
古代書畫似乎成了藝術品拍賣市場抵御金融風暴的堅強脊柱,甚至可以說,古代書畫救了當代藝術一把。確實,古典藝術應該得到尊重,也應該讓他們到達應有的位置,這需要藏家、市場將歷史脈絡梳理好。
但是當代藝術的市場依舊顯得疲軟。這里說的“當代藝術”不僅僅包括我們通常理解的油畫、雕塑,還包括當代水墨、當代工藝品等。從廣義的“當代藝術”來講,整體的行情還比較冷。畢竟,當代藝術年紀輕,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也比較大,并且過去當代藝術基本上靠西方撐著,大家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有相當比例的作秀、托盤,金融危機雖然把泡沫吹走了,但要行情轉好恐怕尚需時日。不過,雖然當代藝術的行情依舊沒有起色,但也沒必要幸災樂禍或者一味悲觀。當代藝術并不會因為賣了幾千萬元就有價值,也不會因為只賣了100塊錢就變得毫無價值。
春天真的來了嗎
“春天何時會來”——如果說藝術品市場在去年秋拍經歷了一個難熬的寒冬,那么從今年3月的幾場小拍開始,大家就在敏銳地捕捉著春天的氣息。本輪拍賣拍槌剛落,“回暖”、“暖春”等等溫暖的字眼就很快和藝術品市場聯系了起來。春天真的來了嗎?
董國強:是否回暖還得看秋拍
這幾天的拍賣確實給人一種春風拂面的感覺,尤其是幾件重量級的拍品都有捷報,這給接下來6月份的幾場拍賣樹立了信心,相信成交結果也不會差,拍不好可能才會讓人感到意外。
藝術品市場出現暖春跟中國的股市、房地產市場等各方面經濟的恢復有關系,大家都意識到中國經濟開始復蘇了。不過,市場是否真的回暖,還得看今年秋拍會怎么樣。經過春拍的試探,秋拍大家的準備能會更充分一些。
牟建平:拍品質量是決定“回暖”的關鍵
決定市場好壞的三個因素——資金、人氣、拍品中,拍品質量是最關鍵的因素。今年春拍拍品整體質量相較于去年秋拍并沒有太大的提升,特別亮眼的拍品并不多。畢竟藝術品存量有限,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精品出現在市場上,整體的市場狀況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善,只能說是稍微的復蘇或轉暖。
僅僅因為拍場的熱鬧或幾個數據就說市場回暖,那么,這種“回暖”是經不起推敲的,誰都知道數據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水分。當然,大家都希望藝術品市場能盡快復蘇,但這種復蘇應該是理性的、健康的。所以現在就說市場已經回暖還有些為時過早,至少還得看看今年秋拍的情況。只有藏家愿意把精品拿出來,拍品的整體質量有了提升,市場的回暖才有基礎。
林明杰:不要太早樂觀
市場熱鬧也好、行情回暖也好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不要太早樂觀。現在似乎有這么一個誤區,每次拍賣結束后各方就開始探討行情怎么樣了,是回暖了還是下跌了,藝術家、收藏家都在關注著某件東西賣了多少錢,走入了“行情至上”的誤區。大家似乎都熱衷于討論市場情況,很少有人真的關心到底藝術家、藏家對藝術是什么態度,這說明市場還不健康,投機的成分依舊比較大。真正的藏家、藝術家對于市場情況其實是無所謂的,早已寵辱不驚,行情是否回暖對他們也沒多大意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