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國際2009春季拍賣會—華人當代藝術」6月14日下午在臺北富邦人壽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共推出116件拍品,總計成交97件,件數成交率83.6%,總成交金額為新臺幣一億四百六十八萬三千七百元(約美金3,211,000元)。
由本次春拍拍品可觀見,中誠國際延續慣有的核心主軸,將焦點放置于20世紀華人大師與臺灣、中國的華人當代藝術上。而對于利于豐富空間氛圍的雕塑類作品,拍品件數比例明顯向上攀升,顯現藏家們對于收藏立體作品的需求有增加趨勢。
華人雕塑大師朱銘的收藏群具國際性脈落,其精品將越來越難于市場上尋得,本次中誠在春拍即一次推出七件朱銘之作,包含人間系列《人間系列─淑女》、《人間系列─紳仕》與《裙的故事》、太極系列《太極系列─十字手》與《太極系列》、早期的鄉土系列《狗》、以及公益之作《跨》,七件全數拍出。太極系列拍品《太極系列─十字手》從新臺幣360萬元起拍、成交價為530萬元,《太極系列》成交價則為新臺幣590萬元。
楊識宏2007年所創作的《September of Year 2007》,是藝術家在歷經從生死邊緣歸來后,始展現不同樣貌的繪畫風格,將人生起伏無常的感懷、投射至自然氣象的變幻莫測,拍場自150萬元喊起,以新臺幣350萬元成交;而美國資深藝評人強納森?古德曼(Jonathan Goodman)極力推崇的《畫中有畫》,是由中誠特地向美國藏家征得之作,期許能開拓新興的收藏家,事實上也不虧眾人所望,作品由新臺幣180萬元開拍,在電話委托和場內競標下一路搶拍,最終以新臺幣430萬元成交。
周春芽的山石系列《樹枝的變化》,為1993年「九○年代的中國美術─中國經驗」展出之作,是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極具份量的轉折點,如此大尺寸的畫作在當時只創作四幅,其成交價為新臺幣1121萬元,成為全場成交最高價。而周春芽另一件拍品《桃花》綻放飽滿的生命力,保有周春芽一貫以抽象表現主義重視個性表達與即興創作的態度、運用水墨書寫的線條流動速度感與西方繪畫的筆觸肌理,中國文人畫的韻味巧妙而理智的被置入當代油畫的意象之中,成交價為新臺幣826萬元。而葉永青的作品《鳥─涂鴉》與1990年的創作《浮躁》,同時受到藏家們的青睬。

作為魏樂唐「魏樂唐八十回顧」畫冊封面的《抽象》、朱德群的《不可名狀之二》、市場上少露面的朱毅勇其作《清晨》、陳庭詩的鐵雕《蟄》、郭振昌以古窗入畫的《臺灣造相》、楊柏林的大型不銹鋼創作《在自己的土地上跳舞》、張念的《蛋─中國之夢No.11》、楊三郎的《街頭秋景》、袁曉舫的《’’美洲虎’’飛行計劃》、劉國松的《沖入無垠》與《行空》、邱亞才的大幅作品《婷月(一)》、鄭在東的《水手與箱子》、洪易的《奔馳小姐》…可見競拍的場景。整體的成交結果,價格呈現持平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中誠在本次春拍畫冊中,搭配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的公益廣告,中誠副總經理蕭華薇指出:「藝術的感動是不用語言就可以傳遞的,藝術同時能令這社會與人心被帶往更美好的一面,而中誠期望能成為這份推動愛心與關懷的力量?!惯@一分善盡社會企業的用心,也獲得與會藏家的普遍肯定和贊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