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倡導文化多樣性,并支持藝術家利用他們的智慧,從不同角度展現世界豐富多彩的藝術杰作和藝術表現形式。蘇州畫家杜璞十余年來癡迷于對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表現,勤于寫生、勇于探索,逐漸形成了瀟灑奔放、濃烈寫意的個人風格,把西方繪畫材料和中國傳統審美很好地結合起來。他的畫強調的不是傳統文化的封閉、孤寂和瀕危,不是自然的脆弱與疏遠,而是它們與今人生活的交融,是它們內在的活潑生意。這一點在他的蘇州園林系列《游園驚夢》和昆曲系列《牡丹亭·記》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世界遺產包括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前者是我們祖先留給這個世界的凝固的藝術結晶,后者則是人類精神財富和藝術杰作。與其它畫家不同的是,杜璞同時鐘愛著著兩種表現形式。他畫出了園林和昆曲的內在神韻。在我們保護和推廣世界遺產的過程中,杜璞的畫是一種獨特的途徑和方法,以其生動、形象、熱烈和鮮活的特質,引起公眾的注意和好評,也擴大了世界遺產的社會影響。這套畫冊是杜璞十余年來藝術探索的結晶,我祝愿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章新勝 2008 6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
聯合國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