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中國嘉德2009春季拍賣會上拍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成為本次春拍最大亮點,現場座無虛席,人氣旺盛,最終180件拍品成交比率高達87%,創出新高。其中,宋人(舊題:蕭照)《瑞應圖》作為拍賣場上可遇不可求的高古作品經過32次叫價,最終以5824萬元人民幣高價成交;同場的近17米長的明代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卷在經過35輪激烈爭奪后,最終拍出4480萬元人民幣;董邦達《雪后悅心殿詩意圖》也拍出795.2萬元人民幣。至此,這三件清宮舊藏書畫總共拍出1.11億元人民幣,成為今春拍賣季的最大亮點。據悉,買家均為內地資深收藏家。

宋人(舊題 蕭照)《瑞應圖》成交價:5824萬元

宋人(舊題 蕭照)《瑞應圖》(局部)
宋人(舊題 蕭照)《瑞應圖》共十二段,長約15米,繪有400余人物,人物數量幾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量齊觀,并且留有從乾隆皇帝到嘉靖、宣統皇帝共計鈐蓋御璽24方,還有乾隆皇帝御筆親書跋文450字。此幅作品在《石渠寶笈》、《石渠隨筆》、《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中均有詳細記載,無疑是清宮散佚的重要文物。目前流傳于世的宋畫《瑞應圖》國內僅有兩卷:一卷為天津博物館所藏,只存三段,每段前都有小楷書寫的“贊”,而無作者的名款、印章。而此次亮相中國嘉德的這一卷《瑞應圖》非常完整,堪稱是中國嘉德成立十六年來所遇不多的高古繪畫作品,按品質排名,名列前茅,非常珍罕。這幅作品拍前即倍受關注,拍賣從600萬人民幣起價后,場外電話委托買家直接出價到1000萬元人民幣,隨后由幾位場內買家和電話委托輪番加價,顯然幾位藏家對此幅作品都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個個都是志在必得。從起拍之后的4分鐘之內,報價即從600萬起拍提升至4900萬元人民幣,“5000萬……5100萬……5150萬……5160萬……5200萬!5200萬最后一次……5200萬成交!”短短幾分鐘之內,經過32次激烈叫價,最終這件稀世珍品以5200萬人民幣落槌,加上傭金,成交價高達5824萬元人民幣。

明代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長卷 成交價:4480萬元 
明代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長卷(局部)
第1255號拍品,明代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長卷,著錄于《秘殿珠林續編》,全長約17米,畫有羅漢、菩薩、侍者、天女、鬼怪數百人,獅象、龍虎、異獸數十種,除人物面部手足施以淡色外,人物衣褶、靈獸、器物等都以白描畫成。因為人物眾多,場面浩大,又極少用山水、樹石填補空間,因此畫作立意構圖十分精湛。畫家將羅漢分二十余個場景,組組不同,情節有別,在展卷把玩之間,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懸疑與連續性。同時,整幅手卷細節描寫精微、處處都具匠心。董其昌讀了此幅畫作后曾說過一句禪語:“若見諸相非相者,見羅漢矣”,吳彬就這樣以他的生花妙筆,寓莊嚴于平凡,化玄妙為通俗。從乾隆五十六年開始,續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時,已不再在書中品定等級,但這件吳彬手卷的包袱皮里,仍保留著舊寫的“上等”字樣,證明了乾隆乃至當事者對這一手卷的愛重贊賞之情。可以說,這一手卷不僅僅是《石渠》藏寶中的上品,也是吳彬作品中的上品,更是明清兩代繪畫寶庫中的上品,加之此幅長卷之前從未露面,此次上拍掀起一陣高潮。拍賣師報出620萬起拍價時,即有場內買家和電話委托分別出價到650萬及750萬,隨后,另外一位電話委托直接給到1000萬,之后幾位場內買家與電話委托輪番出價,互不相讓,掀起一段競價高潮,最終,該件作品以4480萬元人民幣被一位內地藏家購得,這也使此幅珍貴文物得以從海外回到祖國懷抱。

董邦達《雪后悅心殿詩意圖》 成交價:795.2萬元
同為清宮舊藏的董邦達《雪后悅心殿詩意圖》實寫北海一帶景物,每一個老北京都會覺得似曾相識,境物宛然,上有乾隆御題詩,鑒藏印有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石渠寶笈、寶笈重編、石渠定鑒、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樂壽堂鑒藏寶等,且保存極其完美,最終也拍出795.2萬元人民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