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銅鎏金護法神像

靳之林《南泥灣》

清雍正粉彩《西廂記·跳墻故事盤》

蔣兆和《耍猴圖》

清雍正粉彩夔龍四方筆筒
北京翰海2009春拍近日圓滿收槌,總成交額3.5億元。此季春拍,翰海推出的重量級拍品備受藏家追捧,紛創(chuàng)佳績。沈周《雨中山圖》以1573.6萬元成交,拔得書畫類頭籌。經典油畫巨制——靳之林創(chuàng)作的《南泥灣》1344萬元成交。國際著名藏家speelman珍藏的1.7米高銅鎏金青龍護法神立像在激烈競拍中,以2756萬元創(chuàng)新高。型制碩大、釉彩柔麗、存世稀微的清雍正粉彩福壽紋大盤以2598.4萬元成交。整體成交結果顯現,實力雄厚的大藏家正日益關注極具歷史價值的博物館藏級文物。
如今買家眼光越來越毒
本次翰海力推的經典油畫巨制——靳之林的《南泥灣》在經過數輪競價后,以1344萬元被國內藏家收入囊中。據了解,這是今春拍賣最為重頭的作品之一,是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靳之林1960年為軍事博物館創(chuàng)作、在王震將軍親自指導下完成的,具有特殊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曾長期陳設于軍事博物館,此后被作者輾轉秘藏50載,拍出高價也在預料之中。
同場競爭的Speelman家族藏明代銅鎏金護法神像和一件清雍正粉彩大盤也分別以2576萬元和2598.4萬元的高價成功拍出。此外,北京榮寶力推的名家書畫也有不俗表現,多件精品拍出高價,如宋文治《嘉陵曉行圖》以201.6萬元的佳績被藏家收入囊中。
“由此看來,買家非但沒有被金融危機嚇倒,反而越來越理智,眼光也越來越‘毒’,只要是精品就絕不會放過。”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書畫委員會常務主任張忠義總結道。“真正精稀的重量級拍品依舊表現得不錯,現在買家的心理就是只要買得對,不怕買得貴。”他認為,拍品的質量就是拍賣場中的“王牌”。
尤其值得一說的是,不少業(yè)內人士均認為,精品高奏凱歌一方面緣于買家心理的成熟,一方面也緣于買家對藝術品市場信心的恢復,這對藝術品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去蕪存精書畫市場趨于穩(wěn)健
明代畫家沈周《雨中山圖》以1573.6萬元成交,蔣兆和《耍猴圖》拍得350萬元,徐悲鴻《嵩岳遐齡》以156.8萬元拍出,翰海“天工藝苑集藏近現代書畫”藏家專場98件拍品創(chuàng)出了93%的高成交率……此前在中國嘉德等拍賣公司的小拍和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中國書畫就表現出平穩(wěn)上升的趨勢,此次翰海和榮寶春拍顯然延續(xù)了這種趨勢。“沈周《雨中山圖》和蔣兆和《耍猴圖》等書畫精品能拍出佳績其實都在業(yè)內的預料之中,成交價也基本都在估價的范圍之內。”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數據表明市場已逐漸趨于穩(wěn)定。
不過,一些重量級拍品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以高價成交的同時,另一些不太起眼的拍品卻在意料之外創(chuàng)出佳績。在北京翰海的拍場上,一件3平尺的啟功書法引來買家激烈角逐,最終以高于估價數倍的26.88萬元拍出,每平尺價格達到8.96萬元,突破啟功作品單平尺成交紀錄。北京榮寶推出的一件沈鵬《書法四條屏》,從6.5萬元起拍,一路搶拍,最后以44.8萬元成交,拔得書法部分頭籌。
拍品的成交價是理性的,因為不管是拍賣公司,還是賣家、買家,對拍品的估價和心理價位都抱有相當務實的態(tài)度。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從去年秋拍開始,藝術品市場就開始了“打底”的進程,而市場各方務實的態(tài)度,使得今春拍品的價格越來越接近其價值,并開始平穩(wěn)而緩慢回升。
炒家退場藏家紛紛崛起
日前,北京的張先生在榮寶春拍中參與了幾件齊白石作品的競拍,雖然最終鎩羽而歸,但第一次參與藝術品競買的張先生表示他將繼續(xù)關注藝術品市場。
老買家沒有退場,老藏家紛紛出山,而且還有不少新人選擇此時介入藝術品市場,在今春的拍賣會中出現了許多新面孔。資深藏家肖先生常年奔走于香港和北京的拍場,他頗有感觸地對筆者說,前幾年那種競買大軍奔走趕場、中小投資者扎堆的現象近來在拍賣場上幾乎看不到了。藝術品市場正處于調整之中,這也正是炒家退場、藏家崛起的時機。肖先生認為,那些具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的拍品依舊被大家爭搶,這說明現在真正懂得藝術的藏家越來越多。
藝術市場評論人士牟建平告訴筆者,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過去那種短線投機的行為少了很多,大家都冷靜理智了許多。投資者越來越成熟,藏家迎來了購藏藝術品的最佳時機,因為能以更合理的價格買到自己心儀的東西,藏家的群體也在越來越壯大,藝術品市場前景無可限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