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規矩束縛 卻讓才華橫溢
——趙之謙《花果圖》軸欣賞
◎余楊
在商周吉金拓片上作畫并不鮮見,但是要表現得和諧雅致卻不容易。首先對拓家的要求極高,拓家得有視覺概括的本事,用最簡單同時也是最充分的手段抓住器物的特徵制模,在同一平面上加以表現,使拓片所含信息最大化。而且要藝術地表現,上紙上墨乃至對紙張伸縮的把握都要做到胸有成竹,使所拓有素描的明暗效果,如此方能傳神。鼎在中國古代是禮之重器,是別上下、明貴賤,標誌統治權力和等級的器物,其型穩重,其飾華麗,其立面構成複雜,所以拓古鼎尤為難,但是,拓得好其紙上呈現不輸名家畫作。清代乾嘉以來,金石碑學大興,以此為業者代不乏人,金石書畫家們也紛紛上手,比如王小松、鄧石如都擅此道。但更多的是由專門拓工業于此,然後售予金石書畫家,而金石書畫家們與此精審挑剔,所以一張拓片讓人說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作六皆拓片,趙之謙補花卉,所拓為商代晚期古鼎。六皆是咸豐同治年間杭州著名的吉金拓家,趙之謙的朋友,趙之謙客杭時,曾居六皆家,并先後為六皆作畫多幅。此作款曰“同治八年九月之謙為練溪五兄同年補花果兩種。”同治八年即1869年,當時趙之謙正從北京南歸客居杭州,故此畫作於杭州。“練溪”胡姓,也是趙之謙的朋友,關於他的事蹟書載不多,但是現存趙之謙手札中卻有多通提及或者是直接寫給練溪的,他是趙之謙長女桂姑嫁沈星堂長子沈星餘時的媒人。趙之謙有多幅作品繪贈胡練溪,並且也是繪在六皆的吉金拓片上,比如同治十二年年初,趙之謙為練溪作《歲朝圖》,款云:“六皆手拓吉金,撝叔補畫并記。”又為練溪作《花果圖》軸,款云:“練溪五兄同年屬補花果。撝叔記,六皆拓吉金。”在拓片上作畫,既不能壓抑所拓器物,也不能掩飾自己的表現,換言之,畫家不但要會“跳舞”,還必須會戴著鐐銬“跳舞”,而且 “跳”得要比不戴“鐐銬”更好。趙之謙在某些方面是一個很怕規矩的人,比如科舉考試,他就是不適應八股文和“館閣體”,所以耗時10年四舉進士而不第。但是在某些方面他又是最不怕規矩的人,比如在書畫創作上,他就擅長張揚個性。而在古鼎拓片上作畫,他非但落筆不滯疑,且無一筆誤,將花卉果枝從古鼎中生發,透視一律,盎然有生氣。果實大小疏密,花枝長短錯落,乃至設色濃淡素艷,不僅顧及了古鼎的器型,也顧及了鼎身的紋飾,相互映帶,和諧統一。趙之謙屬於那種眼既高手亦高的藝術家,其繪畫不受媒材和形式限制,是那種既會“跳舞”,更不懼怕帶著鐐銬“跳舞”的藝術大家。
此畫舊裱,縱132厘米,橫65厘米,曾收入《海上繪畫全集》第一冊出版。

趙之謙(1829~1884) 花果圖
設色紙本 鏡片
1869年作 132×64.5cm
出版:《海上繪畫全集》第一冊P96,上海書畫出版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