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苑奇葩
薄意——印苑奇葩
◎袁慧敏
賞玩印章,講究“三美合一”,上佳的石材,精美的雕工,再配上名人篆刻,這樣的藏品可遇不可求。
2009年西泠春拍印章專場,特為藏家從海內外徵集到一組薄意珍品印章,材質名貴,田黃、烏鴉皮、銀包金、杜陵坑、迷翠寮、天藍凍、高山不一而足。風格多樣,東門、西門兩大流派應有盡有,尤以林清卿雕天藍凍蘆雁薄意章、林清卿雕迷翠寮石花卉薄意章、王炎銓雕梅竹薄意、王雷庭雕牡丹薄意、郭石卿雕烏鴉皮田黃章等最為人稱道。
薄意脫胎于浮雕,是一種集國畫意趣與線刻特點的藝術形式,因雕刻層薄且富有畫意而得名。薄意最早可從清初楊玉璇的陰刻法與周尚均的博古紋飾找到雛形,清同光年間潘玉茂兄弟的深刀雕為淺浮雕向薄意的過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晚清、民國年間,林清卿總結前人的方法,吸取古代石刻、畫像磚、玉刻、木刻的精華,兼收並蓄把書畫藝術與淺浮雕技法完美地融匯在一起,以精妙的構圖、準確的線條、平整的剔地,使薄意雕成為壽山石雕繼圓雕、浮雕後完全獨立的表現形式,為印章鈕雕注入了新的生命。
林清卿的作品清新脫俗,書卷氣足,富有詩意,備受文人雅士乃至上層社會的追捧,當時的名流巨賈不惜重金購藏,並請至府上做秀工,故市面上流傳極少。藝人們為能得到一張墨拓而歡喜雀躍,傳閱摹刻。林清卿一生不授徒,然私淑弟子眾多,王炎銓、王雷庭即為其中的二員驍將。
本次拍品中,精品多多,歡迎藏家雅鑒。

黃賓虹自用印
只 此 一 回
——黃賓虹自用印、藏印拍前絮言
◎童衍方
黃賓虹(1865~1955),原名質,字樸存、樸人等,因故鄉安徽歙縣潭渡村有濱虹亭,故顏所居曰濱虹草堂,中年更字賓虹,且以字行。為一代藝術大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教授、美術研究所所長。
黃賓虹治印始自髫齡,年方十一就臨摹家中《飛鴻堂印譜》及丁敬、鄧石如印譜,數年後由浙派而轉趨徽派,尤于巴慰祖之法有契,並上溯先秦兩漢。其于印學貢獻有三:一曰搜集古鉨印,編拓印譜。積數十年藏弆,曾先後出版《濱虹草堂藏古鉨印》初、二、三集,及《集古鉨印存》等;二曰考證鉨印文字,遺著有《濱虹草堂鉨印釋文》等;三曰撰著論印文字,有《古印概論》、《周秦印談》等。
黃賓虹中年嗜畫,並與黃節、鄧實共同編輯《國粹學報》、《國學叢書》、《神州國光集》等報刊雜誌,故刻印殊少,非至交不能得其一印。據此,黃賓虹的印作就愈為難得了。
黃賓虹自刻用印據香港《名家翰墨》所藏只有七方。而本屆印章拍品中的白文印“黃賓虹印”乃其自刻印中最得漢印神髓的佳作,印面佈局渾厚沈靜,字形結體古樸端莊,刀法沈雄,氣韻肅穆,想必會受到眾多藏家關注。
本屆印章拍品中的黃賓虹自用印及藏印,均為流傳有序的珍品,在《二十世紀篆刻名家作品選》、《黃賓虹金石篆刻叢編》、《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近現代書畫名家款識印鑒叢書·黃賓虹常用印款》等書中出版,並鈐于眾多書畫名品之中,如“蜀山紀游”、“生于甲子”、“癸未年八十”等均為藏家極為熟悉的黃賓虹自用印。此外“我愛其靜”一印,曾鈐于數年前在北京拍賣成交30萬元的小山水卷中。黃賓虹先生的畫,人皆寶愛,在各大拍賣行中尚有寓目,但整體推出黃氏自用印及藏印則少之又少,黃賓虹先生曾曰:“古代書畫之所以寶貴者,固非其為古董而寶貴,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而經黃賓虹千百次鈐用,存其精神的自用印和藏印,理應更為藏珍愛矣!
黃賓虹自用印十一方(黃賓虹、溫井白刻)、藏印四方
印文: 1.蜀山紀遊 2.黃賓虹印 3.癸未年八十 4.秋月半窗 5.賓虹入蜀記 6.璞丞 7.生于甲子 8.賓虹學人
9.我愛其靜 10.樸臣 11.場築前 12.朱深之印 13.仁者壽 14.翊熉長壽 15.壽安
出版:1. 《二十世紀篆刻名家作品選》P24·黃賓虹印,人民美術出版社。
2.《黃賓虹金石篆印叢編》P338·黃賓虹印,人民美術出版社。
3.《中國名畫家全集黃賓虹》P183·黃賓虹印,河北教育出版社。
4. 《黃賓虹全集·第十卷·著述年譜》P302·我愛其靜、樸臣、璞丞;P306·蜀山紀遊;P307·秋月半窗,山東美術出版社。
5. 《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P777·黃賓虹印;P780·癸未年八十,上海書畫出版社。
6. 《近現代名家書畫品鑒》P144·黃賓虹印、蜀山紀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7. 《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P1157·癸未年八十、黃賓虹印,文物出版社。
8. 《近現代書畫名家款識印鑒叢書·黃賓虹常用印款》 P3·我愛其靜;P8·樸臣、璞丞;P27·黃賓虹印;P37·賓虹入蜀記P40·蜀山紀遊;P48·癸未年八十;P53·秋月半窗,西泠印社出版社。
9.《中國鑒藏家印鑒大全》P932,江西美術出版社。
10.《近代印人傳》P26,上海書畫出版社。
說明:委托人直接得自于黃賓虹家屬。



陸儼少自用文房雅具專拍
陸儼少自用文房雅具專拍
陸儼少是繼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之後的又一位文人畫大家,被譽為中國文人畫最後的大師。
今年是陸儼少先生誕辰100周年,在浙江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以十分隆重的規格編輯出版了六卷本《陸儼少全集》,上海、北京、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還先後舉辦了陸儼少百年誕辰紀念展覽,以緬懷先賢,弘揚陸儼少不朽的繪畫藝術。陸儼少生前是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院)教授、浙江畫院院長,同時他還是1979年入社的西泠印社顧問。西泠拍賣將以自己的方式紀念這位一代藝術大師。本次春拍特別推出陸儼少生前部份自用文房雅具專拍,這些雅具包括26方韓天衡、方介堪刻陸儼少自用印,陸儼少生前喜愛并在他之前被多位名人遞藏過的舊製珂羅版精印書畫名跡、碑帖畫冊,陸儼少臨碑帖雜稿冊、自書箴言、行書李賀詩冊,生前用硯及珍藏的由他本人繪畫、名家刻制的紫砂用具等等,計五十四件。
這是陸儼少生前用品第一次集中公開拍賣。作為父親,陸儼少屬於他的子女,而作為藝術家尤其是一代藝術大師,陸儼少則屬於所有關心和熱愛他的藝術的人。相信這次專拍會引起收藏家們的極大關注與興趣。

永遠的收藏佳品
田黃——永遠的收藏佳品
◎袁慧敏
田黃石產於福州壽山溪流域的水田底下,色黃,故名田黃。清代即為皇室所青睞,被奉為“石帝”、“石中之王”,民間又有“黃金易得,田黃難得”之說,是富貴、地位、身份的象徵。田黃作為六大國石之首,因其稀缺性及藝術價值,在近幾年的海內外拍賣市場上,成為藏家重金收藏的對象,據專家測數,優質珍品的價格早已突破每克1萬元大關,並有一路看漲之勢。
田黃石具有獨特的“形、色、質、紋、格、皮”六大外觀特徵及內在質感。本文以此入手,簡敘田黃六大特徵如下:
外形——田黃石屬掘性獨石,其原石多為自然形塊狀體,外形酷似和田仔玉,光嫩圓滑,沒有棱角。田黃自脫離原生礦後,有一個二次生成的過程,即從山上滾下來途中,在溪水、砂土、石塊等衝擊下,其棱角慢慢地被磨去了。
色澤——田黃石的顏色以黃為主,外濃而內漸淡,還有黑、白、紅等色,但都包含黃色基調。田黃石在壽山溪特殊的地理水文環境下,由於數百年埋在水田土壤中,經多種礦物元素,特別是酸性液體的侵潤、滲雜,造就了田黃的顏色比其他壽山石更加妍美絢麗,擁有富貴氣。歷來按濃淡不一的色相,分為黃金黃、桔皮黃、枇杷黃、桂花黃、雞油黃、熟栗黃、杏黃、皂黃等,尤以黃金黃最珍貴。
石質——田黃的質地,通靈瑩潵,細膩光滑,特別溫婉可人。手感如撫嬰兒之肌膚。因蘊含豐富的“田氣”,富有靈性,這是其他壽山石難以企及的,若放在燈光下仔細觀察,隱隱約約會煥發出寶石般的光彩。
紋理——在田黃石肌膚中,常隱現條理清晰,細而密的紋絲,即人們常說的“蘿蔔紋”,舊時滬上古玩界稱之為“橘囊紋”。所謂蘿蔔紋就像新鮮的蘿蔔,切開的橫截面所呈現纖維狀紋理,若隱若現,美妙奇特。蘿蔔紋是田黃石的主要特徵,是鑒定田黃石重要依據之一。
格紋——“格紋”在福州話中就是裂痕的意思。田黃從高山母礦滾落後,在自然遷移過程中,經摔打、衝擊等因素,導致石頭表面產生龜裂,又受水土侵蝕、鐵質滲透,形成了一種類似血絲般的細裂,俗稱“紅筋”、“紅格”。
石皮——田黃石的表層常裹著一層微透明的色皮,有黃、黑、白等色。黑色的皮,人稱“烏鴉皮”,而白色的皮俗稱“銀包金”。田黃的石皮是石表本身的礦物體受水份、砂土、溫度等影響而產生的化學變化,形成厚薄不均,稀疏不一的特殊皮層。
此次西泠春拍獻拍的數方田黃石章,各具特色,可寶可愛。其中黃金黃田黃石香山九老薄意章重達214.4克,色黃質糯,刻家隨形施藝,所雕山水人物栩栩如生,盡得神韻。田黃石梅鵲薄意章,色質亮麗純正,雕工簡樸有古意,是一方可以把玩的田黃佳品。在田黃資源極度稀缺的今天,欲得一方田黃佳品機會可遇而不可求,西泠拍賣的印章專場,當引起買家重視。

綜述
高手如雲、佳作薈萃
——西泠2009年春拍印章專場綜述
◎童衍方
文人流派篆刻藝術到了晚清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顯然丁、鄧兩派對晚清印壇有著深刻影響,但那種沿襲宗師流風的標準模式已顯得不合時宜,因而出現了既向傳統借鑒,又注重個性表現的發展趨勢。藝術創作的實踐則表現為探索變革成份大于追摹完美的成份。在這種“但開風氣不為師”的印章藝術變革實踐中,徐三庚、趙之謙、胡钁、吳昌碩、黃士陵諸家的成就最為突出,正是由于這些大師巨匠的銳意變法、不斷創新,才使晚清的篆刻藝術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格局。此格局一直沿續至近現代。
近現代眾多書畫大師對篆刻情有獨鍾,轉益多師,通古變今,成就巨大。如:齊白石、黃賓虹、吳湖帆、張大千、傅抱石、來楚生等。本屆印章拍賣專場中黃賓虹自用印十一方、藏印四方無疑是最大的亮點。
黃賓虹(1865~1955),原名質,字樸存、樸人等,因故鄉安徽歙縣潭渡村有濱虹亭,故顏所居曰濱虹草堂,中年更字賓虹,且以字行。為一代藝術大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教授、美術研究所所長。
本屆印章拍品中的黃賓虹自用印及藏印,均為流傳有緒的珍品,在《二十世紀篆刻名家作品選》、《黃賓虹金石篆刻叢編》、《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近現代書畫名家款識印鑒叢書·黃賓虹常用印款》等書中出版,並鈐于眾多書畫名品之中,如“蜀山紀游”、“生于甲子”、“癸未年八十”等均為藏家極為熟悉的黃賓虹自用印。此外“我愛其靜”一印,曾鈐于數年前在北京拍賣成交230萬元的小山水卷中。黃賓虹先生的畫,人皆寶愛,在各大拍賣行中尚有寓目,但整體推出黃氏自用印及藏印則少之又少,黃賓虹先生曾曰:“古代書畫之所以寶貴者,固非其為古董而寶貴,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而經黃賓虹千百次鈐用,存其精神的自用印和藏印,理應更為藏家珍愛矣!
本屆印章專場高手如雲,佳作薈萃,除黃賓虹用印外,另有趙叔孺、趙古泥、高時顯、簡經綸、陳子奮、方介堪、來楚生、陳巨來、薛佛影、錢君匋、葉潞淵、劉冰庵、王壯為、應野平、劉公伯、沈覺初、單孝天、方去疾諸篆刻名家之印作。趙叔孺為陳祖望所刻的象牙印,虛實映帶,運刀如筆;趙古泥所刻的橢圓形朱文印,運刀沉著痛快,格高而韻厚;簡經綸刻印布白錯落有致,運刀剛健渾厚,簡經綸為張大千所刻青田石篆書“大千”名印,是見諸著錄的精品;書家任政用印十一方中,來楚生所刻骨氣洞達、痛快淋漓;陳巨來所刻四靈印秀雅恬靜,軒朗怡和;而錢君匋所刻則為合意佳作;來楚生、葉潞淵兩先生于1957年各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刻一枚長方形用印,前者樸茂渾穆、瑰奇雄勁,後者則淵雅雍容、生動超脫,兩印同賞,可見各人的所變所適,匠心妙運。此外,陳子奮所刻的杜陵佳石,方介堪為張乃熊所刻的犀角印,王壯為為陳之初所刻的對印,均是可圈可點的佳作名品。
本屆印章專場,陸儼少家屬提供拍品五十四件,其中有陸先生的自用印二十六方,除二方為方介堪先生所刻,其餘二十四方均為中國篆刻研究院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韓天衡先生所刻,大都為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精到之作。其中四方為瓷印,其餘或滿白、或單刀、或金文、或鳥蟲,結體方圓適宜,縱橫合度,用刀起伏頓挫,披削藏露,可謂“酌竒而不失其真,玩華而不墜其實”。
名品印材的嵬集,鈕式與薄意雕工,歷來為西泠拍賣所重,本屆印石專場,田黃、杜陵、荔枝洞、環凍、芙蓉、高山、天藍凍、連江黃、雞血石、封門青、竹根等均有。其中黃金黃田黃石香山九老薄意章,重達214.4g,此石《中華藝術道覽·壽山石卷》一書中所載。薄意高手林清卿所雕的迷翠寮薄意章、杜陵石龍鳳呈祥薄意章等均是藏家極為樂意收藏的佳品。
本場同時推出陸儼少先生藏品多件,均為陸先生所書及同道所贈。其中陸儼少自書傳歷、養生自律、臨碑雜稿冊、行書李賀詩冊等均筆勢精妙、古意盎然。而吳湖帆所贈集宋人詞句聯、張伯駒行書金縷曲卷,均為至精之品也。
黃賓虹自用印
印文:黃賓虹印
出版:1. 《二十世紀篆刻名家作品選》P24,人民美術出版社。
2. 《黃賓虹金石篆印叢編》P338,人民美術出版社。
3. 《中國名畫家全集黃賓虹》P183,河北教育出版社。
5. 《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P777,上海書畫出版社。
6. 《近現代名家書畫品鑒》P144,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7. 《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P1157,文物出版社。
8. 《近現代書畫名家款識印鑒叢書·黃賓虹常用印款》P27,西泠印社出版社。
9.《中國鑒藏家印鑒大全》P932,江西美術出版社。
10.《近代印人傳》P26,上海書畫出版社。
說明:委托人直接得自于黃賓虹家屬。
2×2×4.4cm
葉潞淵刻壽山石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用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