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來京預展的一位負責人袒露出蘇富比春拍的策略:調整思路,放下架子,主推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的拍品,而往年上千萬元云集的場面今年已經不再。確保成交才能賺到傭金,將成交率放在第一位,將成交額放置第二位。
蘇富比開門紅從3月份開始,全球范圍內的藝術品春季拍賣會就陸續開拍了,按照慣例,紐約、倫敦依然是率先舉槌,成績并非事先人們預測的“慘不忍睹”,甚至還出現了市場回暖的跡象。接下來的4月5日,香港蘇富比2009年春拍正式開始,這才是引起華人收藏圈普遍關注的焦點之一:歷時4天、具有風向標性質的拍賣會最終總成交額近7億元港幣,“崩盤、頹勢”的情景并未顯現,而且,其中的經典油畫板塊還創造了兩個新的世界拍賣紀錄。
這一次香港蘇富比拍賣場上的明星是林風眠。在4月6日舉行的“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拍賣中,林風眠在上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間創作的油畫《漁獲》,以1634萬元港幣的價格成交,并且打破了藝術家個人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而且,林風眠在本專場中推出的所有五件作品全數拍出,并且全部以高于最高估價數倍的價格成交。
另外,在“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中推出的另一位重量級藝術家朱沅芷,他的油畫作品《最后的晚餐》(約在1933年創作),以602萬港幣的高價格成交,也同時刷新了藝術家個人作品新的世界拍賣紀錄。而與林風眠齊名的又一位藝術家常玉,他的油畫《盆中牡丹》(約在1955年創作),雖然沒有創造出新的個人拍賣紀錄,但是成交價格仍高達626
萬元港幣,在目前金融危機依然肆虐的環境中誕生出此價格,依然令很多圈內外的投資者們鼓舞。
經典題材再次卷土重來近期的兩則新聞,也許會為藝術品投資市場提供一把破解迷局的鑰匙。一是中國政府高調救市,撥巨款擴大內需,拉動經濟,成為全球一片蕭條之下的一支獨秀,A股市場也應聲反彈30%以上;二是巴黎佳士得“伊夫圣洛朗收藏”專場拍賣逆市創出新高,獲得空前成功,被稱為“世紀拍賣”。
專家認為,這兩個現象向中國藝術市場傳達出了這樣的信息:中國本土藝術市場在未來會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那么,符合本土價值的藝術作品也會越來越受到本土資本的追逐。其次,真正重要和稀缺的藝術品即使在如此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時刻,也依然會保持堅挺的價格。
于是,各大拍賣公司紛紛不約而同地推出了自己的經典題材專場。如:北京保利將要推出著名的比利時藏家尤倫斯收藏的18件中國繪畫作品,涉及古代繪畫、近現代繪畫、經典油畫和當代藝術四個品類。除了傅抱石、陳逸飛的作品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
馬未都曾在百家講壇上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70多歲的老者傾盡一生的積蓄300萬元,準備在拍場上購買史上聞名的宋畫《寫生珍禽圖》手卷,不料舉牌者此起彼伏,最終在2000萬元的價位上停止。散場后那位老者說:“我不遺憾,因為我已經擁有了那幅畫1秒鐘”。
北宋王朝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趙佶(1082-1135),雖是亡國之君,卻是名垂畫史的藝術家?!秾懮淝輬D》為水墨紙本手卷,有專家考證說是徽宗寫生花鳥畫的典范,筆調質樸簡約,全用水墨,對景寫生,無論禽鳥、花草均形神兼備。卷高27.5厘米、全長521.5厘米,共分12段,每段接縫處有宋徽宗的雙螭印,共十一方。2530萬元的價格,也創造了當時中國書畫拍賣的世界紀錄。
7年前那場舉牌競價的最終勝利者屬于一對比利時夫婦———尤倫斯,很多圈內人士常常憤憤不平,還外加一點嫉妒。而今天,這幅傳奇的作品將再一次出現在拍場。
熱身小拍已顯回暖信號去年秋拍,已經讓人感受到了金融風暴沖擊下的市場低迷,業內對2009年的市場大多持無法預見的態度。因此,眾拍賣公司陸續舉行的開年首場拍賣會,作為接下來春拍的熱身預演,這些市場上開春第一槌的拍賣備受到各方人士的關注,頗有點“試水”藝術市場的感覺。結果竟有些出人意料。
在2009年元月舉辦的榮寶拍賣會上,從預展現場來看,參觀者較之以往有所增多,辦理競投號牌情況也甚為良好。而且,許多新客戶的面孔出現在預展和拍賣現場。拍賣當天,開槌前幾乎已經座無虛席,開槌后也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客人,一度將進場口擠得滿滿當當。一位在收藏圈里活躍了很多年的藏家不由得驚嘆:“這哪像是金融危機啊!”拍場旺盛的人氣與室外因為下雪而產生的寒氣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樣旺盛的人氣是對拍賣行最有力的鼓舞,也是對藝術市場所保有的堅定信心。從這一方面來說,金融風暴對藝術市場的沖擊遠沒有人想象的那么恐怖,收藏投資者依然存在,交易活動依然存在,藝術市場依然存在。
國內指標性拍賣公司之一的中國嘉德第17期四季拍賣會于3月29日落槌,在眾多拍賣會中獨占鰲頭,全場總成交額逾1億4千萬元人民幣,而且多場次成交率創出高位。
其中中國書畫部分5個專場總成交額達1.06億元人民幣,平均成交率創紀錄的達到88%,黃苗子、郁風“顠風Ah書畫存珍”專題及來自海外藏家的“雅夢軒藏近現代名家精品”專場均100%成交。瓷器玉器工藝品部分也創出平均成交率80%的好成績,共拍得3300余萬元人民幣。古籍善本部分,黃苗子藏碑帖成交率高達96%,印譜及清末老照片也成交喜人,在近期的眾多拍賣會中可謂獨占鰲頭。
從大部分公司的成交情況來看,在拍場受到藏家們關注和角逐的拍品,多是些流傳有序的作品。這里說的流傳有序,是一個寬泛概念,既包括名家收藏的作品,也包括企業規模性收藏作品,還有藝術界人士互相往來的翰香墨韻。
也就是說,長時間已來獨撐中國藝術品市場半壁江山的書畫作品,在即將到來的春季大拍中,仍將發揮出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越是經典就越顯出“大盤藍籌股”般的保值、增值氣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