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藏家底子厚實 藝術拍賣逆市猛進
浙江駿成2009年春拍總成交額2710萬元,總成交率達78%
子非/文
2009年4月12日,作為浙江今春第一槌的浙江駿成2009年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于下午5點在杭州新僑飯店完美收官,總共只有三個專場、不足600件中國書畫卻拍出了2710萬元人民幣,總成交率達78.04%。在全球金融風暴未見好轉的形勢下,該場拍賣還能逆勢飄紅、高歌猛進,一方面顯示了浙江作為和北京、上海并稱中國“三大藝術品交易市場”名不虛傳,藏家經濟底子厚實;另一方面也印證了藝術品板塊中中國傳統書畫表現良好的預測,尤其是在美術史上有地位的名家精品仍然深受投資者的青睞,抗跌保值能力盡顯無疑。
市場遑論好壞投資依舊
不可否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的藝術品交易市場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國內各大藝術品拍賣行成交情況也一樣,成交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據國內外權威的藝術品投資指數統計,2008年的藝術品指數比前一年約下滑了4.5%,這與同期縮水65.4%的中國股市相比,藝術品市場還是趨于非常穩定的狀態。浙江駿成此次春拍依然走勢強勁,可見在國內非常有限的投資品種中,藝術品投資依然是屬于回報穩當、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理財的良好項目,尤其是向來善于投資的浙江藏家,更不會放過這種難得的機會。
浙江駿成春拍兩天預展期間,參觀人數達到數千人,呈現了平日難得一見的熱鬧場面,絲毫覺察不出有經濟危機帶來的陰影。300個拍賣號被領取一空,其中許多年輕的藏家開始涉足拍賣市場。上海、北京、山東、山西、廣東,甚至遠至遼寧買家紛至沓來,出現在拍賣現場,與浙江本地的藏家舉牌競價,不少人只能簇擁在現場門口,場面異常火爆。除此之外,中國的香港、澳門以及臺灣也有名流精英到場或電話委托參與競買。
拍品的優良決定成敗
古代書畫是此次浙江駿成春拍中的一個組成單元,雖然數量不多,但匯集了龔賢、董其昌、王時敏、石濤、高翔、曾國藩、沈銓、金農、趙之謙等歷代大師的精品力作。許多拍品流傳有序,來源可靠,特別是古代書畫稀缺性和藝術成就,格外受到買家的追捧和青睞。如石濤的巨幛大幅《云山秋曉圖》,曾經歷代名士收藏,流傳有序,尤其被自精鑒石濤作品的張大千大風堂珍藏過,以224萬拍出;龔賢的《古木幽居圖》,在清代的時候先后被畢沅、吳平齋、陸心源等三位大收藏家收藏過,最后以168萬元成交。
拍品精到但估價低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作為“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書法作品《贊鶴詩書》,用筆直率方硬,墨濃厚似漆,卻又清氣撲面,寫出的字凸出于紙面,力透紙背,具有典型的乾隆時期“金農墨”的顯著特征。尤其是贊鶴的這首詩本身,寫得天真浪漫、稚趣橫生,可以看出一代宗師的自然純樸之心。這件作品按市場好的時候估價至少在10萬以上,但送拍藏家堅持在5萬元起拍,遭眾買家爭搶,競價不斷,最終以9.52萬元落槌。
導致拍賣現場經常出現競買高潮,與浙江駿成獲得了多位國內老藏家舊藏支持有關,不少拍品原汁原味,初次露面,可靠的來源和名門效應讓買家倍感安全和放心;另外,還有部分拍品來自日本及東南亞等金融海嘯席卷之下的國家,原來的擁有者因心態變弱或資金周轉困難,不得不忍痛割愛,所以,不但質量高估價也非常合理,為國內廣大藏家和藝術品投資者創造了一個新的入市機遇。
作品不分派別名頭 精品即行
一直以來,浙江的藝術品市場喜愛和消化的比較多的是與自身有著源緣的海派作品,但此次拍賣會上作品不分派別名頭,各個畫派都有好的表現,只要是精品買家都會力爭到手。在近現代書畫中,“海派”的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王震、陸儼少,“京津畫派”的齊白石、金城、陳半丁、李可染、黃胄,“金陵畫派”的傅抱石,“嶺南派”的黎雄才等都有不錯的表現。
作為浙派大師,黃賓虹的山水可以說是上追宋元,融化古人與造化,獨創風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效應已顯示出來,越來越受到藏家的追捧和重視,擁有他的作品不但是財富的象征,也是品位的體現。此次上拍的幾件黃賓虹作品,都以比較理想的價位成交,《雁宕道中圖》、《山居清勝圖》、《石梁紫煙》分別拍出了96.32萬、50.4萬和47.04萬元的高價。他的兩個扇面也各以16.8萬元成交。
如果說大師的作品是物應所值,那么名頭相對比他們小的一些畫家的作品,只要是精品,也都拍出不菲的價格。如《大嶺奔泉》是陳半丁為數不多的山水畫精品,加之許多人對他的藝術價值有了重新的認識,拍出了31.36萬。浙派名家曾宓的水墨鏡心《歸牧圖》,不足2平尺,雖小但筆法精到,水墨淋漓,也以7.6萬元的高價易手。
預期內地春拍季回暖
在浙江駿成開拍前的一陣子,有著市場動向“風向標”之稱的中國嘉德和香港蘇富比兩場拍賣開槌,人氣火爆的程度令人振奮。中國嘉德上拍的是四季小拍,卻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藏家,現場人頭攢動,全程場面都相當熱烈,許多買家甚至站在場后參與競拍,競價高潮迭起最終,整場拍賣總成交額逾1.4億元人民幣,平均成交率創紀錄的達到88%;香港蘇富比則是2009春季大拍,場上表現也是出人意料,成交金額近7億港元,比預估總額高出1億港元,超過70%的平均成交率也接近前兩年市場高峰時期的數字。浙江駿成首拍拍品不足600件,只有三個專場,也以78%的成交率總成交達2710萬元,通常情況下,拍賣活動中成交率在50%以上就基本令人滿意。在金融危機尚在持續的前提下,這樣高的成交率讓業內人士覺察到市場回暖的前兆。
不過,這幾個拍賣活動占春季的拍賣只是一小部分,市場行情是否真正回暖要等到7月份春季拍賣季結束,才能大致上做出一個比較明了的判斷。浙江駿成拍賣公司總經理錢子達認為,藝術品拍賣市場經過近一年下跌,在價格上的回升已經成為一個大勢。成交總量大了最能體現一些有眼光和實力的藏家已經出手抄底,這個階段經過之后價格的回升在所難免。他預測市場會在下半年全面復蘇,尤其是中國書畫的價格會有較大的上揚。
據悉,浙江駿成2009秋拍的征集工作已開始,或許是春拍不俗的表現增加了他們的信心,下半年的秋拍預算推出8個專場: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扇畫和書法、篆刻和印材、珠寶和名表,其中現當代油畫專場分外注目。從中可以看出,業內人士對藝術市場全面回暖的預期,充滿信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