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訪人:趙成龍(亞洲當代美術研究會副會長)
采訪人:趙力(《藝術財經》雜志總監)、孫國勝
地點:EM art(北京)空間
整理:孫國勝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當代藝術市場下滑的事實和和謠言充斥著我們的視聽。但是無論什么時候,都會有樂觀和在混亂中尋找機遇的人,趙成龍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樂觀不能是盲目的,讓我們聽聽趙先生樂觀的理由。
新的藝術消費者會在此時登場
趙力:現在我們都在說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對亞洲藝術市場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先從韓國說起,然后還有日本和東南亞的情況到底是什么樣?
趙成龍:這里面分做兩個市場來,一個是亞洲當代藝術在亞洲內部的銷售市場,也就是亞洲藝術品在以包括中、日、韓、東南亞等亞洲氛圍內的銷售市場。另外,就是亞洲當代藝術在世界范圍內的銷售市場,也就是亞洲藝術品在以歐美等其他地區的銷售市場。我想重點談談后者。
亞洲藝術品對外銷售的市場在這樣的經濟情況下有三個不同的情況:
第一、在金融危機下那些有很多泡沫的藝術品的價格會降低。尤其是100萬美金到1,000萬美金之間的那些藝術品的價格,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泡沫會慢慢變小。比如說中國最有名的的幾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還有印度的身價最高的藝術家古普塔的作品,在這幾個月中,價格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在這里面可能是藝術市場內部的原因,價格走的太高了就會出現下行的預期。
第二、印尼、越南、土耳其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行上更受歡迎。因為他們水平高,但是價格就比較合理。去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那些估價在100萬到1,000萬港幣的高價位作品很多都流拍了。但是價格比較合理的/水平高的藝術家的作品都賣得很好。這等于說,在這種經濟情況下,這些水平高、價格比較低的那些藝術家的作品比較受歡迎。
第三、就是亞洲的那些年輕藝術家越來越多的受到買家的關注。在市場只關注那些成名焦點藝術家的時候,韓國、日本的一些新藝術家的作品是很難進入到拍賣行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參與到拍賣市場中,而且非常受歡迎。這使得亞洲藝術家參與到市場的規模在不斷的擴大,而不是人們猜測的市場份額在縮水,這對亞洲當代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發展,意義非凡。這會使亞洲藝術品在世界上的位置逐步的擴大。
另外、出現了新當代藝術的消費群。在目前的藝術品收藏群體中,剛剛進入藝術市場,只買過一件藝術品的客人占到了20%。另外只購買過5件以下的客人又占收藏群體的20%。這樣有40%的客戶都算是藝術收藏的新群體。他們購買藝術品有一定的方式,一個就是以喜愛為目的,不管是什么藝術家,他們只要喜歡,就會買;另外就是在成名藝術家作品降到合理的價格時,會出手購買,以收藏為目的。
目前,這產生了某種變化。以前是那些比較有經驗的的收藏者主導了市場的趣向,在如今的情況下,很可能這40%新的購買群他們會引導整個市場。最近在網上購買藝術品的那些收藏家比去年多了1.5倍,這就能夠證明藝術消費的群體在擴大。
剛說的三個情況和新消費者的登場,是在目前經濟情況下的一個重要的變化。
每個國家受到金融危機的程度不同
趙力:這次金融危機是從美國開始蔓延的,它怎么對亞洲市場會產生影響?你怎么來看現在所謂的藝術市場一體化或者全球化這樣一個概念?是不是這次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是這種所謂全球化市場的一個證據?
趙成龍:金融危機的原因就是美國金融市場里猶太人的影響比較大,他們的金融界里猶太人的情況不太好了,然后就產生了這種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三、四年前已經開始有這種情況。德國的猶太人和美國金融界的猶太人互相競爭,結果后來美國猶太人的情況就不太好了,因為近幾年德國那邊的經濟情況比美國好,也比較安定。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就有這種潛在的危機存在了。
然后美國金融界的猶太人把錢借給新加坡和香港的那些企業,所以當美國猶太人的情況不太好了,就對亞洲金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亞洲的大企業和個人購買美國金融產品的份額是很大的,他們資產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所以也影響了他們對藝術品的購買力,從而影響到藝術市場。比如說韓國藝術市場,韓國很多大企業是購買藝術品的大收藏家。但是,他們由于這種金融危機,沒有辦法再購買這些藝術品了,就導致整個藝術市場的成交受阻。但是,日本那邊的企業從美國借的比較少,對他們的影響也自然少一點,所以對他們的藝術市場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少。
在中國,上海、香港那邊,有很多企業從美國借了錢,他們的資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慢慢地也對藝術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還有很多跟美國經濟沒什么關系的那些企業和個人,他們覺得這樣的金融危機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們就成為我剛才說的新進場的購買者。
至于藝術市場的一體化,五年前在美國那邊已經有了專門做亞洲藝術的博覽會,已經開始有了這種藝術市場的一體化。五年之前開始有了藝術基金,藝術基金已經對藝術市場的一體化產生了很多影響。印度有過藝術基金,中國有十個藝術基金,韓國大概有七個,日本也差不多有十個,美國紐約那邊也有一個亞洲美術基金。這些基金已經產生了藝術市場的一體化,紐約的那邊也有一個藝術基金,他們的資金都是從猶太人來的,那么他們的情況就特別不好。
2007年,在美國紐約的首屆亞洲博覽會是非常成功的。但是,2008年11月,在美國做的博覽會,結果不太好。這個博覽會結果不太好的理由,就是因為美國猶太人的經濟情況不好,導致藝術市場的窘迫。總的來說,跟美國金融機構有密切關系的那些企業或者收藏家,對他們來說,金融危機是非常不好的。跟他們沒有關系的那些企業和收藏家,金融危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再說一個例子,韓國哈那(HANA)銀行和美國猶太人聯系比較密切。之前他們每年投資一千萬美金在藝術品上,購買那些有潛力的藝術品。現在銀行本身都出現了危機,所以就不能再投資金進入藝術市場。
HANA銀行在韓國算是一個非常大的收藏機構,他們因為不能購買藝術品,這樣的情況多了以后,韓國的藝術市場肯定受到了影響。韓國有一個畫廊區叫CHENG DAN-DONG,這地方有很多畫廊,但是現在它們很多都關門了。
日本經濟以前是非常不好,這幾年經濟情況好轉了。剛才說的德國猶太人,他們的情況比較好,比較穩定一些。美元貶值,歐元和日元的價值就上升了,那兩個國家的美術品市場會變得很好。日本最大的拍賣公司——親和拍賣行里面90%以上的作品都是日本本地藝術家作品。日本的藝術市場是非常獨特的,日本藝術品在本國有一個幾乎封閉的收藏群體。中國作品和韓國的作品在日本市場上就不太好。
總的來說,有些國家這種經濟情況的影響比較大,有些國家的藝術市場在這種經濟情況下的影響比較小,每個國家的情況都有些不同。
亞洲當代藝術市場規模會借機擴大
趙力:大家都把藝術市場下滑歸結為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個金融危機的影響畢竟是外部的影響。就亞洲當代藝術這幾年的發展而言,究竟它內部的泡沫是多少?當金融危機來的時候,它擠掉這些泡沫后,能下滑到什么程度?
趙成龍:中國的藝術市場在亞洲藝術市場里面占有很大的部分,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導致了整個亞洲藝術市場的發展,這是一個明顯的事實。因為金融危機跟那些收藏家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就導致了整個藝術市場的不景氣。
第一、以前藝術家的作品都是按照蘇富比、佳士得的拍賣價確定價格水平。在拍賣行里面,國外的華僑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藝術品的價格。中國的當代藝術拍賣產生最高價的地方就是香港。然后香港的價格比英國和美國的佳士得的價格還要高。因為這些華僑都是為了想要買自己國家的作品,然后把中國的藝術品推的很高。他們是所謂的操盤手,在股市里面有這種人,在藝術品市場也有這種收藏家圈。九十年代以后,這些人就開始操縱藝術品的價格,然后一些人也從中得到這些利益。
股市上有一個指數叫標準普爾指數,藝術品市場在美國也有梅墨指數,很多人就參考這個指數進行投資,當然涉及當代藝術投資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多數在古董行業。他們的投資使價格抬高以致產生泡沫。泡沫因為是那些猶太人和華僑一起合作的結果,因為現在猶太人的情況不太好,所以這個泡沫會變小。這泡沫變小了以后,這市場變成那種實際的收藏家。
我個人認為高價的藝術品市場會變小,但是整個藝術品市場會變大。因為那些新的藝術家和那些有潛力的藝術家的市場變大了,整個美術品市場也會跟著增大,藝術品的交易量會變大。
現在收藏家的類型會更多元,藝術消費者會細化,這個市場會變得更大更豐富。這個時候會產生消費者的價值收藏,按照消費者的意見,市場會針對不同的階層進行銷售。
比如說,第一、有些人像以前那樣,不管多少錢,反正是自己想要投資,再貴的藝術品都會買;第二、收藏中等價位的,價位比較合理的藝術品;第三、為了裝飾自己的房子,購買了藝術品,不管真的還是假的,反正無所謂,都是為了裝飾房子而購買的;第四、專門購買新藝術家的,不管它的藝術價值如何,反正自己喜歡,就去收藏的。
有調查顯示,80%以上的收藏者心里都會對自己收藏的作品有升值期待。不管價位高低,購買了藝術品后,都期待它能升值。針對這些新的收藏家群進行研究,他們會更加看重低價位、有潛力的藝術家。比如印尼非常有名的藝術家,一張作品現在10萬美金就能買到,金融危機影響不大的收藏家肯定會購買印尼的藝術家的作品,因為他們在未來升值潛力會很大。所以,我覺得整個亞洲藝術市場的泡沫會變小,然后那些新藝術家,比如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新藝術家的比較好的作品,會賣得更好。
趙力:看來您對亞洲藝術市場還是很樂觀的,您樂觀的理由是什么的?
趙成龍:表面上看,藝術市場上一些當代藝術作品在下跌,但是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它的規模在擴大,上面已經講了有很多新的、多元的收藏家出現。另外,從藝術家方面講,全球大約有1.2億藝術家,而根據2007年Artprice數據,顯示全球的藝術家中亞洲藝術家所占的比率為60%,而市場上所占比率僅為10% 。隨著更多新藝術家進入拍賣領域,更多的亞洲藝術家會被認知,這樣亞洲藝術家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實際上會擴大。我們也看到在香港和北京的拍賣會上,年輕藝術家更受到收藏家的歡迎,這都是非常好的趨勢。市場價格的調整是暫時的,只要亞洲藝術家作品進入到國際市場的規模在擴大,亞洲當代藝術的前景就是美好的。從經濟發展來講,亞洲的經濟一直都是往前發展的,所以亞洲藝術市場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我認為,2009年藝術市場仍然是一個調整的年份,2010年會安定下來,三四年后會再次達到一個高峰。
人物檔案
趙成龍
1964年出生,韓國KIST文化技術博士、EM Corp(株)副會長、EM Art Beijing 代表、韓國文化產業銷售協會副會長、韓國文化藝術經營學會宣傳理事、韓國京喜大學經營學院文化藝術經營學科教授、亞洲當代美術研究會(AARESO) 副會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