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多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一直致力于美術創作的著名畫家趙先聞先生竟又搞起來書法,并且出手不凡,自成機杼,以更為現代,更為開放,更為達觀的藝術態度展示書法這傳統藝術的強大魅力,令書法界的行家里手驚奇不已。
欣賞趙先聞先生的作品,我們不能不承認其間含有一種卓爾不群、超邁博奧的藝術氣質--如果我們能夠得以理解。那一幅幅看似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的作品隱約含有一種磁力,并逐步強勁,使之陶陶然融入作品之中,而在反復的品味中,又有越來越多的通道逐次展開,或狂放、或疏朗、或飄逸、或儒雅、或滯重、或恬遠,每一途徑都有非常的風光任之領略,因而不但使我們體悟到書法藝術豐厚的含蘊和高妙之處,也驚奇尺幅之間竟然擁有如此的廣闊天地。
肯定地說,趙先聞先生的書法格調得益于他的繪畫功底,因為他的書法作品如畫一般具有整體的畫面美的特點,仔細揣摩中我們可以發現,在他的書法中,字的形態結構被淡化了,淡化到微不足道的地步,而主要的是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所有的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內在聯系,其中沒有超然幅外的,包裹題款和署名,都內在地聯系成一節奏,一種韻律,一種渾然一體而又匠心獨具的交響詩篇,有舒曼悠潤 人情懷的小夜曲,有跌宕回旋波折有序的變奏曲,有雄渾剛健催人奮進的進行曲、、、一首浪濤沙《赤壁懷古》、宛如滾滾長江奔騰回旋、激浪千疊、而浪濤間又有帆影閃動,漁歌唱答、、、他的書法更具有了“畫”的意味,該突出的突出,該襯托的襯托,該點染的點染,觀照嚴謹而風骨健朗,構圖布局渾如畫卷。這里沒有了通常意義的純技術操作,重要的是作者的書法藝術觀念--將字的形體結構作為要素,通過要素的排理調度完成畫面的構筑,并使詩文內容的到具有自身特質的形式載體,既有強烈的視覺刺激,又有充沛的文化含量--可以多角度理解,使人在解讀中深切體味文化精神和書法魅力,并盡情享受藝術給人們帶來的解放與張揚--像所有的文化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愉悅一樣,在理性的框架內激情碰撞,可理解的確定性中又有不可預見的偶然性,能夠自由暢想有遵循清晰可感的規則軌跡,明朗中的深沉,大膽中的細膩,不經意中的畫龍點睛,觸之于感覺而動之于心靈。或者,這便是書法藝術的本意,在幸勤勞作之后,在親朋歡會之際,在煩惱侵憂有難以擺脫的時候,展開趙先聞先生的字幅,細細的品位一番,相信一定會有許多的收益,歡躍的心情會有錦上添花的愜意,孤獨的心靈會得到一絲溫曖,而被傷害的感情也會得到相應的補償、、、、
書法藝術是審美的,而審美則是以愉悅人的精神為前提。從這一角度理解,我們的傳統書法藝術承載了太多的觀念的負荷,而應有的創造力并未得到應有的發揮。時下,關于書法創新的討論仍在繼續,但如何創新卻又莫衷一是,沒有人敢予定論,結果很多人都在喊看創新的幌子下摹仿古人抑或今人,在一種極為有限的境界中完善與陶醉。如此看來,趙先聞先生的書法是應予肯定的,在他的書作中,更多的都是自已對于書法的理解的體現,且風格獨到,氣韻盎然。當然我們不能說趙先聞先生的書法便是創新的方向,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種有價值的探索,起碼為廣大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種創新參照,其間的意義,可想而知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