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奇
鄉友石村,以雕塑家名世多年。忽而旁出書道,出手不凡,一時傳為佳話。
按說,雕塑與書法,是兩種“血緣”較遠的藝術形式,不易通和并行的,在實際的藝術創作中,兼雕塑家與書法家于一身的,也不太常見。但一者,當代藝術發展的多元滲透,使不少藝術家有興趣也有可能常?!霸浇纭毙惺露娴茫僬?,中國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指紋與中國審美傳統意識的精華體現,也難免使一些具有此種“文化鄉愁”和“審美情結”的當代藝術家,在自己的專業之外,以此作為洗心養眼、陶冶情性的“業余愛好”。而正是這種所謂的“業余”,其實反而常常無意間得了書法的真趣,在有效剔除了急近功利之侵擾的同時,也能得其他藝術形式的滋養,而橫生別樣的意趣與韻致。
出生于漢江上游漢中勉縣的石村,雖十七歲便離開了那塊被稱為“小江南”的佳山秀水,赴省城西安求學從藝,得秦地漢唐雄風之遺脈的熏陶,勤勉精進,成為新一代北方“長安”藝術板塊的翹楚者之一,但早年耳濡目染于秦巴山間的秀美自然與清靈風情的精神底蘊,并未因此而褪色,且頗為有效地潤化出純粹北方出身的藝術家所缺少的一些氣質,從而成為品味石村書法的一種參照。有意味的是,同是出生于漢中盆地的“長安畫派”巨子方濟眾、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張振學,也都是在守業北方從事專業創作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涉獵到書法藝術,且不失大家風范,不讓專業書家,大概其中不無規律可循。假如說作為中國畫畫家書畫俱佳本是情理中事,那么一位現代雕塑家鐘情書法而有成,就一定和他的藝術生涯之“初稿”中的審美基因與精神氣質有關了。其實石村從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步入雕塑藝術道路的同時,就一直將書法的“業余愛好”作為自己的“第二藝術”而孜孜以求,算起來已有三十余年的積淀,一朝發為創作,自是別出一格,令人刮目。
具體而言,石村書法大體因襲北方碑學一路脈息,從漢隸魏碑化來,追求傳統規范,融入個在體驗,法與意、古典與現代,兩源潛沉,有來路,有去路,優游不迫而得自家精神。其作品得字外修養尤其雕塑藝術的滲透與滋養,講究整體章法的守常而變,安排有致,熨貼周詳中見意趣、得生動。字的結體造型也頗具匠心,寬綽而逸宕,清剛而醇雅,時有畫意別趣亮眼醒目。整體書風,既工且意,雄秀兼備,接引文化內涵,應答人文情懷,意態儒雅,韻致悠邈,雖略有刻意而為的痕跡,但總歸是瑕不掩玉,無傷大體風貌。
而“石”者堅卓,“村”者野逸,假以時日,更深專注,其筆墨,其性情,其修為,其南北兼具的精神氣質,能再造于和諧貫通而大化,想來必有另一番不同尋常的氣象和境界的了。
通訊地址:西安市復聰東路西安財經學院東區家屬院045信箱
郵 編:710043
宅 電:029-83211656
E-mail: shenqimail@yahoo.com.cn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