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02月03日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昨晚,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組織鑄造的老舍先生銅像在首都劇場揭幕,與焦菊隱、曹禺兩位戲劇大師的銅像共同屹立在首都劇場的大廳里。
老舍銅像由雕塑家孫家缽,歷時一月精心鑄造而成。與此前所有老舍銅像風格不同,這次老舍銅像的雕塑手法相對寫意,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粗線條的處理方式。銅像上的老舍看上去目光深邃,面孔堅毅。“我在創作中刻意突出了他詼諧、幽默的一面?!睂O家缽說。
老舍之子舒乙說,從1949年底,老舍自美國回國后輪流給北京人藝、青藝、兒藝、中央實驗話劇院四個劇場寫劇本。“據我統計,十六年里他一共寫了四十多個劇本,其中給人藝寫了《龍須溝》、《茶館》等九個。他有個習慣,每次寫完劇本,他都要朗誦給演員和領導聽,朗誦地點在家里或劇院。他還有一個習慣是,喜歡坐在普通觀眾席里,聽觀眾對他寫的話劇的反映?!笔嬉艺f,如今,這個銅像立在劇院里,就宛如老舍到這里來朗誦劇本,宛如他到劇院坐在觀眾席里,與觀眾在一起,“因此這個銅像就意味著老舍永在”。據了解,老舍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將持續三天。其中,有為期三天的國際老舍研討會;北京人藝復排的經典話劇《龍須溝》正在人藝上演;上海文匯出版社組織推出的《老舍小說精匯》共21冊,匯集了老舍生前創作的所有小說作品,預計今年上半年出齊。
老舍20世紀最優秀的中國作家之一,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滿族貧民家庭。他在小說、戲劇戲曲、散文詩歌方面創作頗豐,而以小說和話劇的創作成就最高?!峨x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作品影響最廣,被譯成多國文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