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來,新媒體藝術成為一種風尚,然而對于什么是新媒體藝術,對一般大眾而言卻仿佛十分神秘,上海當代藝術館以劃時代的創意,于3月8日起,結合藝術與科技,共同演繹《無界•黑匣子-藝術,烏托邦與虛擬現實》新媒體藝術展。
本次展覽針對當今這個充斥著擬象的新世界,從視覺、聽覺和互動之間,在上海當代藝術館的場域范圍之內,模擬出各種未來的新現實,既是審美的,也是生活的,將視覺藝術帶入「多媒體」之間相互磨合運用的新次元。
《無界-黑匣子-藝術,烏托邦與虛擬現實》大展,是將科技與藝術淋漓盡致發揮的越界演繹,上海當代藝術館非常感謝上海張江超藝多媒體系統有限公司藝術總監胡俊與其團隊的全力支持和參與,是他們讓大家深刻的體會到科技世界不再是虛無縹緲、遙不可及,更讓我們能夠率先一步遇見明日世界。
策展人陸蓉之表示:『視象、音訊、動態、官能刺激、虛擬現實.....之間的互動與結合,使得視覺藝術遠遠超出了傳統視象(繪畫)與空間(雕塑、建筑)的具體范疇,所以,視覺元素也可以是抽象的時間、心理和溝通的某種狀態。面對這樣一個電子媒體的時代,光靠語言或文字來形容表彰視覺圖象的效果,或由視覺的形體面貌作為語言和文字的解說腳本,兩者均不足以再現今日世界的真實。』
《無界-黑匣子-藝術,烏托邦與虛擬現實》大展,由新媒體藝術家胡俊和本館策展團隊共同策劃,將數字科技應用到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進一步將藝術家的才能廣泛運用到各種領域范疇,使得純藝術的創作與應用藝術之間的界線變得十分模糊。
此次,充分體現超越藝術分類、種族、國家的多元而開放的全球觀,甚至宇宙觀,以互動的模式對照彼此的現實存在。運用多媒體的操作,高效能地傳達語言的意念(linguistic conceit),構成藝術創作美學的新次元。這種由數字藝術所形成的「異類合成」(hetrogenity)美學新次元,必需以互動關系來解析、詮釋、溝通數字藝術的語言,越過藝術的邊界,整合出一種“全藝術”的烏托邦,讓觀眾可以在虛擬現實中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也是邁向未來的大眾美學樣式,是時空的無界,也是超越聲光演譯的黑匣子,不再是藝術家個人的獨白,而是與時俱進的科技所牽引的想象力大爆發的無界,夢想的烏托邦,以及虛擬現實所編織起的人生新境界。
藝術總監:
胡俊 (Joe Hu)
策展人:
陸蓉之(Victoria Lu)
助理策展人:
周冰心(Ivy Zhou)
參展藝術家(按英文姓氏字母排序)
柴一茗(Chai Yiming),程智(Richard Cheng),胡俊(Joe Hu),洪素珍(Hung Su-chen),柯羅夫(Rolf Kluenter),李磊(Li Lei),穆磊(Mu Lei),曲藝(Qu Yi),郭文泰(Craig Quintero)/ 蔣敬虎Carl Johnson/藍元宏 Lan YuanHung/何采柔 Joyce Ho,施工忠昊(Shy Gong),蘇與夢(Sweedy Van Soul),孫良(Sun Liang),唐朝老五-劉義軍(Tang Chao Lao Wu- Liu Yijun),楊納(Yang Na),曾曉蘋(Zeng Xiaoping),張天曉(Zhang Tianxiao),鐘康君(Zhong Kangjun)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