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介紹,此次展覽是蕭暉榮教授的第十八次個展,展出他歷年創(chuàng)作的100余件中國畫和雕塑作品。此前他曾經(jīng)在香港、北京、上海、東京、首爾、臺北等多個城市舉行個人藝展,廣受好評。
本次展出的最大特色是雕塑與中國畫交相輝映。在美術館入門處的一組浮雕極具代表性。這組浮雕高達四米,分別名為“靖節(jié)”、“祥和”、“高標”、“崢嶸”。據(jù)介紹,這組青銅浮雕是蕭暉榮2008年的新作,也是他把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花鳥畫、詩文與雕塑相結合的代表作品。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梅花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最常見的題材,也是蕭暉榮最鐘愛的創(chuàng)作題材。在本次展覽中,連帶雕塑和繪畫,大大小小的梅花作品有幾十件梅花作品。或是濃墨重彩,或工筆細描,或沒骨,或點染,尤其是中央展廳的幾幅丈二匹巨作《松梅頌》、《同春圖》更是吸引了不少觀眾嘖嘖贊嘆。
據(jù)了解,蕭暉榮畫水墨畫,主張師法古人,傳承歷史,同時又主張筆墨當隨時代,不拘泥于成法。清冷的梅花在蕭暉榮筆下變得熱情奔放,而之所以把梅花畫得這樣“繁密”,蕭暉榮有自己的寓意所在。他說:“今之炎黃子孫,揚眉吐氣,祖國繁榮安定,處處喜氣洋洋,以傳統(tǒng)之水墨梅花恐未能形容,余以多色并茂寫之以贊昌盛之景也,見團結之力量也。”據(jù)介紹,展覽將持續(xù)到3月21日結束。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