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在青島,突然接到婷婷美女的電話,說要編期藝術家的隨筆。當時還忙得稀里糊涂就應下了。但過后一想,該說些什么呢?說藝術還是講其它?這年頭說藝術的都改說市場了,好象市場就是一切,藝術這詞也隨時代變化給伸延了它的含義。
今年冬天,大家都在討論世界經(jīng)濟金融危機對中國今后的影響,藝術家更關心的是對藝術走向的影響,大小討論會也多起來,都在尋找出路,今后該怎么辦,發(fā)展方向如何,拿出對策該向誰傾斜,誰又是危機后被捧出的大款大腕明星;什么主義流派又會向春天的小草一樣一發(fā)一大片。等到深秋又黃了。我說,這個危機對藝術家未必不是好事,該想想藝術的事了,有價也要有藝術,沒有藝術價會倒塌。但有藝術的作品不一定有高價。更愿畫廊藏家在這個寒冬能弄點什么,也證明這個危機也沒虛度。
話說到這,我又想到一個問題,藝術到底值多少錢,藝術能干什么用,藝術只是思想嗎?和百姓又有何關系?
這個年,老百姓的購物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升了,好象沒危機到他。青菜黃瓜一個勁上漲還很堅挺,都已漲到了五六塊一斤,冬天常吃的大白菜也到了一塊錢。汽車喝的油愣是不下調(diào),通過調(diào)整讓你猛喝,說這樣企業(yè)還虧損,那里是讓老百姓過呀……還得過,還得過好才行……藝術家也說,自己跟市場沒關系,那是他們的事,自己就那么一點。是啊,做藝術家這年頭容易嗎,什么都漲價,唯有藝術不漲,不漲不要緊,你別跌價呀,連畢卡索都害怕的往回抽,你說你不怕。經(jīng)濟學家郎咸平說的好,如果把那四萬億發(fā)給老百姓消費掉(打比方)中國經(jīng)濟才有復蘇的可能,才和國際消費接軌,這么多年還有4萬億沒對接上,這回能不能接上也是個末知數(shù)。依我說,政府應拿出一萬億發(fā)給老百姓購買中國當代藝術品(外國的也行)來打造文化戰(zhàn)略新形象。其一、提高國民整體素質(zhì),保護中國文化并向西方學習,別老在這個問題上鬧國際笑話;其二、打造世界文化藝術大都市形象,不然又出現(xiàn)第二部功夫熊貓時讓國人導演不服氣,大眾也跟著生氣;其三、21世紀的藝術大師就定在中國,北京、上海幾大城市就不用爭抱名額了,讓老外看咱中國人的臉色行事。諾貝爾獎也不用愁再定上幾個,發(fā)獎時讓外星人代替;其四、建立數(shù)座現(xiàn)代美術館,把買來的藝術品全部陳列,一件也別賣給國外,讓他們瞅著干著急,要看要學習來中國,門票全免,到那時又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大國了,叫他們羨慕。用不著再研究中國當代藝術要跑到國外去找資料,弄不好還的敗訴。就目前的藝術大軍來看21世紀已經(jīng)是中國世紀了,如果統(tǒng)計下數(shù)字,肯定又是第一沒問題。吉尼斯也可在鄉(xiāng)鎮(zhèn)弄辦事處了。這錢這話聽起來不著邊際。但比起吃喝遭蹋了強。信不信由你。
這個冬天,北方干旱的要命,雨水很少雪更少,真到了雨雪貴如油的地步;連去年繃好的油畫布都松了,宣紙一弄也嘎嘎響,揪起原因是太干燥,濕度不夠。雨水不但影響著莊稼成長也影響著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重要,而雨水更重要。
又前段時間在杭州陪海斐去考學,在轉(zhuǎn)塘看到滿大街的考生都擠到這,想著他們來了,但很少能留下,大部分還得回去另謀出路。藝術這個行當它不是勞動密集型,是弄學問弄修養(yǎng)的,是有錢人的游戲,又是一個扔錢的買賣,你說哪個成功的藝術家不在扔錢,扔少了你都成不了。劉海粟沒錢還是徐悲鴻沒錢,光那手卷藏品你都買不起。一不小心成了那是萬里挑一,撞了大運。中國的藝術教育那是一個復雜體,弄的你一個勁想去,扔錢啊!上完了,還的去干別的跟專業(yè)沒關系。今年好象比去年少了許多,那是現(xiàn)實產(chǎn)生的必然結果,要不專家還呼吁現(xiàn)在缺少的是復合型人才,最好是八面萬金油。全能人才,可能嗎?要不然你就安心做你的學問,做你的藝術守著清貧過,什么金融危機跟你沒關系,該干啥干啥去。你說呢?
孫佰鈞
2009年3月3日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