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墟上的沉思——1990年周天黎在北京圓明園
北京圓明園兔、鼠銅獸于2月25日在巴黎拍賣會上,被廈門商人、有“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收藏顧問”頭銜的蔡銘超以3149萬歐元投標拍得。然后,令公眾震驚的是在3月2日,蔡銘超在北京一個新聞發(fā)布會上公開宣布:他不會付款。蔡同時聲稱:“我是代表所有中國人這樣做的。”此事不但在兩岸四地,而且在海外整個華人社會及國際上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為此,記者以長途電話采訪了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香港美術家聯合會名譽主席周天黎先生。
這位具有獨立藝術觀點、在海內外聲譽甚高的大畫家認為:兔、鼠兩銅獸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被英法聯軍劫掠走的中國文物。外國某些缺乏道義的資本逐利者,以對歷史正義的漠視,完全不顧中國人民對過去歷史仍然深懷某種恥辱性的刺痛感,標榜合法拍賣,一意孤行,實為不擇手段的對商業(yè)暴利的貪婪追求。受到世界華人社會及國際有識之士的強烈批評和譴責,實屬必然。
但是,周天黎先生也認為:作為今天的中國人,不應該以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去處置銅獸被拍賣的事件。我們要認識到當年清王朝的自大無智與保守愚笨的決策,對中國普通老百姓帶來的戰(zhàn)爭苦難,不能諱言那段歷史事實:1860年9月12日,清帝國咸豐皇帝在近臣們一片“大清國盛世當前,大清軍奇勇無比,戰(zhàn)無不勝,可一掃蠻邦銳氣”等等吹牛拍馬的上言影響下,正式向英法兩國宣戰(zhàn),并斷然下圣旨斬殺英法兩國21名外交使節(jié)。英法兩國政府以此為由,組成聯軍入侵中國。清軍主力一戰(zhàn)大敗,二戰(zhàn)潰逃,英法聯軍很快進占北京。英法聯軍在圓明園找到被清王朝斬殺的外交使節(jié)的尸體和遺物,于是,英軍指揮官在法軍指揮官持異議的情況下,以報復清帝殺害21名外交使節(jié)為理由,在北京四處張貼布告,公然宣布將于1860年10月18日將專供清帝王室游玩的豪華庭園圓明園燒毀,以此舉懲罰大清帝國的皇帝。
周天黎先生說:“對于這段歷史本身,仍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地方。”
回到銅獸拍賣事件,周天黎先生直率地向記者表示:21世紀的中國,正在走向強大,而且已經加入世貿組織,正在和世界接軌,又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所以我們更應以清醒、理性的態(tài)度去看待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流失問題。我們決不能以“愛國主義”為遁詞之由,在狹隘狂熱的民族情緒的鼓噪下,為了一時痛快地出口怨氣,有勇無謀,陋行犯眾,去公然侵犯和破壞當今世界普遍公認的“契約精神”,讓一件本來對中國人而言富有道義并得到世界上廣泛同情的事情慢慢變了味。2009年的今天,用“破壞者的行為去對付破壞者”,會使自己也成為破壞者;用“流民的邏輯去做流民的事”,自己也成了流氓。以此而論,蔡銘超已設定不付款的局,再去巴黎高價投標,實際是一種惡作劇式的行為,從法律上來講,拒付拍賣款實屬違約行為。客觀上對中國商人的信譽會造成重大損害,對中國人的誠信形象帶來嚴重的破壞,此類傷敵一分害己三分的愚蠢之極的雕蟲小技完全不值得支持,此風萬萬不可長!我個人是堅決反對這樣不講誠信的有損人格的做法!難道這樣就愛國了嗎?信譽何在?用這種無賴小丑的做法相應對,實際上是害國!
周天黎先生還指出:蔡銘超公開強調“我是代表所有中國人這樣做的。”這只能是蔡個人自我澎漲的一種滑稽可笑的表演,他沒有權利代表所有中國人。而且把個人的歪行強加給中國人民,是對中國形象的再次侮辱和傷害,同時不排除蔡銘超借銅首事件進行自我炒作之嫌,是十足的“瞎折騰”。
對中國考古學有一定研究的周天黎表示:兔鼠兩只銅獸只是外國人設計的噴水龍頭,藝術水平很一般,文物價值談不上有多高,不能胡亂地稱為“國寶”級文物。對佳士得拍賣銅獸的最好辦法是采取“冷處理”,大陸、臺灣、香港及海外所有華人,決不要以任何方式去參與炒作,包括所謂愛國主義式的炒作。
作者:金秋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