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實物黃金已經成為市民投資收藏的新寵。
在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旁的一條巷子里,江西籍老板劉作權經營著一家店名為“老鳳祥”的首飾加工小店,但這兩天除了打理寥寥幾筆上門的首飾加工業務外,他只能在巴掌大的店面里蓋著搖窩被烤火看電視劇了。
由于國際金價有所反復,劉作權昨天做出了提高黃金回收價格的決定。雖然黃金回購價從上周末的190多元/克提高到了昨日的200多元/克,但“還是沒什么回購業務,生意清淡,餓不死但絕對發不了財”。劉作權告訴記者,去年以來金價波動連綿,他卻并未因此賺到什么錢。
美國實物黃金交割蜂擁而至
然而,從事了16年首飾加工業的劉作權并不知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這些天的黃金已經“炒”瘋了。與以往通過黃金投資套現不同的是,伴隨著第二波金融海嘯襲來的恐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遭遇了越來越多投資者合約到期進行實物交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去年12月到期的黃金合約中有4.5%進行了交割,而上年同期只有3.4%。除了黃金之外,投資者也在進行白銀的實物交割,到期合約的交割比例由4.7%升至7.3%。12月通常是交割旺季,不過今年1月份的交割量仍比去年同期高。
長沙變現回購業務寥寥
美國實物黃金交割一派熱火朝天,長沙的黃金市場依舊不溫不火。記者從興業銀行長沙某營業部獲悉,近段時間客戶進行實物黃金交割的很少,而長沙惟一打出舊金回收牌的珠寶商“世紀情”的回收柜臺變現業務也不多。而從劉作權的這類民間舊金回收作坊的回購情況來看,成交量也不多。在同一巷子的另一家首飾加工店,一天下來也難得看見幾個人進出。
劉作權告訴記者,近些年舊金回收利潤越來越微薄,大浪淘沙中相當一批同行銷聲匿跡了,可能有2/3的改了行。盡管如此,回購業務還是在繼續萎縮。
在他看來,要像炒股票一樣炒黃金來賺錢并不容易:一來持有黃金的長沙人大多對變現沒什么熱情,由于金價波動一直在繼續,漲漲跌跌綜合起來最后的盈虧其實不大;二來相比舊金回收的折舊損益,以舊換新的業務更被市民接受。
分析師稱交割并非最佳選擇
不過,回購的火爆消息不時從其他城市媒體傳出。杭州媒體稱國內黃金投資者回購規模正在擴大,回購量是平時的10至20倍。回購或者變賣手中的黃金,或者干脆選擇實物交割,這樣的操作是否明智?記者從多位黃金分析師那里獲得了“謹慎操作”的建議。
在紐約貴金屬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士看來,實物交割成本高、手續復雜,是件麻煩事兒,因為投資者在交易所通過期貨合約買進黃金,必須按照收盤價實打實地支付足額現金才能交割,這比投入一定比例保證金的杠桿交易占錢多了。
而剛剛在長沙成立分公司的黃金交易商——廣州富垠黃金投資的一名何姓投資分析師則表示,回購是基于后市看空,但目前他更看好黃金的后市行情,“我們早上剛開會討論黃金的后期走勢,在沖高到1005美元/盎司后,適當的調整是必然的,但總體上我們還是看漲,我個人并不建議將黃金變賣和提現?!?/P>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