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五洲行——2009高福海“界畫”藝術作品展覽,當地時間22日晚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這是2008年5月高福海迎奧運“界畫”個展在布魯塞爾舉行后的第二次歐洲展覽。中國駐歐盟使團代表、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代表、中比文化交流機構、比利時華僑華人和當地外國友人等出席了畫展開幕式。
由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辦的這次高福海“界畫”藝術作品歐洲展覽,共展出了60余幅繪畫作品及書法作品。為增進中比友誼,推動中歐文化交流而舉行的中國畫家高福海“界畫”作品展覽,向比利時觀眾展出介紹了畫家的“界畫”山水花鳥和書法作品,呈現出一位中國“界畫”家的精彩藝術天地。這次高福海展出的丈二批“界畫”作品《瀛州春曉》、大氣磅礴、紫云通博。畫作《迎春圖》、《竹報平安》、《杏花春雨沐江南》等紛紛洋溢著獨特的融融華夏春光,分別向比利時觀眾展示了新世紀新時期的中國人民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巨大喜悅和中華文化的厚重與多姿。畫作《國寶熊貓》反映了海峽兩岸同胞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開始走上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性新轉折,寓意著當代社會文明與和平的共同主題,揭示了“世界只有一個中國”的美麗象征。而《長城雄姿》作品,則把中國人民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輝煌成就,寓意在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之中,它向世界描繪了一個中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與時俱進的時代動人故事。
高福海此次展覽作品中的書法作品,主要以隸書和行書為主,厚尺寸長,瓊波碧生,這些書法作品與展出的“界畫”相比,完全似玉蘭秋韻,陽春白雪而稱之。
高福海現為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藝術委員會理事、北京美協會員、北京尚春書畫院院長、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客座教授。
高福海,是一位長于中國“界畫”的畫家。“界畫”,是自古以來我國藝術家以界尺繪畫古建筑的傳統繪畫技法中的一個特殊科目。我國隋唐以前,“界畫”僅作為山水人物畫的一種背景,至隋代才出現有“界畫”專業畫家,展子虔、董伯仁、鄭法士等是我國這一時期的“界畫”創作代表人物。北宋時期中國的“界畫”正式分科獨立,元代的趙孟、王振鵬、明仇英,清代袁江、袁耀在“界畫”藝術的發展探索上又都有所創新和提升。
高福海這些年的“界畫”特點是將寫意與工筆有機結合起來,大膽探索與創新,并將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結合起來,形成點與線的精妙結合。他在作品創作中還根據不同畫面的構圖需要,常常將原來的實景遠近距離加以夸張或縮短,以期形成對傳統的繼承和對時代的映襯,并大膽在繼承的基礎上予以突破和重立,給予我國“界畫”發展富于了新的內含和生命。1979年,高福海開始師從北京畫院著名畫家古一舟,專門從事樓臺“界畫”山水、花鳥蘭竹和書法創作。1992年,他以全新形式成功創作八米長卷《頤和園全景圖》,受到當時的黃胄、沈鵬、白雪石、黃均、田世光的高度評價并題詞賀贊。1994年,他又成功創作《滕王閣圖》,啟功、白雪石、黃均隨之賦詩題畫。1995年,由何海霞題寫書名、白雪石題詞、黃均作序出版的《高福海界畫集》。分別由中央電視臺《書壇畫苑》、《美術星空》及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香港新晚報》等五十多家海內外主流媒體制作專題、發表文章進行評介。高福海建國五十周年創作的《頤和園圖》與關山月、王成喜等十位著名畫家的作品一同懸掛于天安門城樓。2001年,高福海的“界畫”作品《松鶴樓閣圖》入選“聯合國世界和平大展”。
近幾年,高福海還曾在北京、濰坊、煙臺、淄博十余個城市舉辦過數場“界畫”個展。隨靳尚誼、沈鵬、婁師白等藝術家一同出訪香港、澳門、越南、泰國、日本等地進行書畫藝術交流。
旅居比利時的華人書畫家和外國同行一致評價高福海的“界畫”作品獨具一格、品味高雅,是中華民族文化大花園中的又一朵奇花異葩。它不僅有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韻味,更有當今時代文化的個性內容。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