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風暴,使得這一年的藝術市場隨之跌宕起伏,社會責任也由此成為企業在經濟效益之外最受關注的一個方面。《中國證券報》在2009年新春后的第一期,通過與“搜狐文化頻道”、“騰訊財經頻道”合作,并連同《中國證券報》電子版——中國證券報收藏頻道同時發布“讀者心目中最具社會責任的拍賣行、畫廊調查問卷”,截止發稿日,共有2070名讀者參與此項調查,按照投票數在34家內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藝術品拍賣公司和45家畫廊中選出“入圍拍賣公司”19家,“入圍畫廊”37家。之后,《中國證券報》又對該19家拍賣公司以走訪和電話的方式進行調查,最后通過調查問卷分值計算方法,遴選出西泠拍賣、中國嘉德等8家最具社會責任感的拍賣公司和畫廊。
西泠拍賣(2008春秋兩季拍賣總成交額4.11億元人民幣)
重要上榜理由:
公益:四川汶川地震后的賑災中,西泠拍賣捐款41.05萬元;捐名家書畫11件,折合人民幣55萬元,兩項合計捐款96.05萬元。在2008年秋拍中,西泠拍賣針對具有極高歷史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拍品——宋高宗手敕岳飛《起復詔》,不僅進行了長達萬余字的文獻考證,將它的歷史和傳承脈絡梳理清晰,并主動聯系相關機構,在時間極其緊張的情況下,于2008年12月15、16日為這件曾長期歸屬岳廟的珍貴作品舉行了《起復詔》重返岳廟公展,引起了公眾、媒體及學界的極大關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并最終以公司成立以來最低的綜合傭金率,促成了這件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作品留在杭州,體現了西泠拍賣的社會責任。
業績:2008年春拍,面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以及汶川地震的影響,西泠拍賣依然取得了總成交率79.8%、總成交額2.38億元的好成績,是震后國內藝術品拍賣總成交率最高的一場。2008年秋拍,在全球藝術品市場年成交普遍下滑、大多數拍賣公司成交額縮水近半的背景下,西泠拍賣以80%的總成交率、1.73億元的總成交額“逆勢飄紅”。
員工福利:目前西泠拍賣有員工35名,2009年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際將入遷晚清宰相、大學士王文韶的故居,屆時還將招募人才。面對金融危機,西泠拍賣不但沒有采取降薪或裁員等措施,反而擴展規模,在2008年內新增員工8人,工資平均增幅5%;西泠拍賣的良好口碑和出色業績得到了杭州市政府的大力表彰,公司因此為優秀員工爭取到了杭州市每年向優秀人才提供的優惠購房的機會。
有影響力的特色專場:2008年春拍,西泠拍賣與中國雕塑學會合作率先在國內推出了“首屆當代中國雕塑專場”,它取得了兩項第一:中國雕塑史上的第一個拍賣專場,中國拍賣史上的第一個雕塑專場。上拍67件作品總成交額達1067萬元,成交率高達95.5%。這也是國內首次由一個國家級的藝術學會選擇一家藝術品拍賣公司進行藝術推廣。
2008年秋拍中,西泠拍賣又推出了中國第一個“歷代供石專場”。這是西泠拍賣基于古代供石的稀缺性及其蘊含的文化價值而在一年之內連續推出的第二個具有首創意義的專場,它不僅拓展、引領了藝術市場,延伸了西泠拍賣“文房清玩”系列,對于保護文物藝術品資源、弘揚優秀文化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