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西出版集團旗下的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與榮寶齋合作投資的榮寶齋南昌經銷店及江西新華美術館在2009年入駐南昌,它將會給我省藝術品市場的格局帶來變化。
方興未艾的藝術品市場
俗語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藝術品投資與收藏熱席卷大江南北,并成為我國投資市場中最受青睞的項目之一。藝術品投資由于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具有穩定升值的功能。根據權威的藝術品價格指數——梅摩指數顯示,世界藝術品在2001~2006年近5年的年平均回報率為11.3%,1996~2006年近10年的年平均回報率為8.5%,均超過了同期權威的標準普爾、道瓊斯等經濟指數,是世界上最穩定的高回報率投資項目。因此,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在我國的前景正是方興未艾。據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的調查,目前我國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達70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6%,年交易額近400億,而且參與人員和成交額還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全國定期或不定期拍賣藝術品的拍賣公司約1000個,每年有七八百場拍賣會;經營藝術品的畫廊等機構則有10萬多家,成為世界上發展最迅捷的藝術品市場之一。截止08年最新的“世界藝術品市場趨勢”報告稱,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首次超過法國,規模僅次于美國和英國,位列世界第三。
巨量的消費與投資熱必然會帶動產業化的快速升級發展。目前國內藝術品產業有兩大發展模式,一是早期以畫廊為主的一級市場和以拍賣公司為主的二級市場,這一模式以中高端藝術品的流通為主,其產生的效益集中體現在產品的高附加值和文化價值觀的傳播力,中國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日漸青睞便說明了這一點。二是具備產業引擎效能的藝博會和創意園區的三級市場,這一模式以附加產業的衍生集聚效應為主,它不僅可帶動藝術品產業鏈本身的全程發展,還可吸納各類關聯產業的進駐與發展,如旅游、餐飲、建筑、時尚、出版、影視傳媒、動漫設計等行業,同時還成為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形成一個綜合性的城市文化藝術生態區,像北京798藝術區的發展便是一個典型。正因為有著如此顯著的經濟與社會的雙重收益,從沿海到內陸、從南到北,國內各大省市的藝術品市場的建設與發展如火如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規模化的藝術區有三百多處,定期的大型藝術展覽會每年不下百場,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每年達數千億元,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軟實力。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隨著市場與產業的成熟,大型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開始成為市場的主力,如江蘇的王朝集團、天地集團、大連萬達集團、北京保利集團等都是國內著名的資本商;民生銀行的藝術品理財計劃、北京的藝術家信托基金會、上海的藝術銀行也為市場開拓了全新的發展模式。而這些都成為推動國內藝術品市場迅猛發展的強大動力,昔日陽春白雪的藝術品正日益成為我們生活和消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
南昌藝術品市場有待發掘
江西歷來是人文閎富、藝脈淵藪之地,翻開中國繪畫史,最璀璨的一串藝術明珠便是誕生在江西這塊豐腴的土地上。從南唐的徐熙起,這兒就綿延不絕地涌現了董源、巨然、八大、傅抱石、黃秋園、陶博吾等中國藝術史上燦若星辰的大師。這些大師及其作品無疑代表著贛藝創作的一個時代巔峰。即便到了當代,這片熱土也孕育了丁民弼、徐夫耕、丘瑋、楊金星、陳慧蓀、方學曉、蔡超、漆伯麟、游新民、劉稱奇、徐東林、馬志明等國內知名的藝術家。這是江西藝術市場最可寶貴的原生態資源。有著這樣富集的藝術土壤的滋養,江西的藝術品投資市場也早早地相隨而生。
作為文化大省,江西藝術品市場的形成由來已久,其形式也經歷了三個階段。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南昌便有了自發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場,這一階段還有著濃重的民間交易色彩,既無管理,也乏引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九十年代末至今,由政府規劃的以畫店式經營為主的滕王閣古玩市場和榕門路書畫街孕育而生,雖然仍是市場的初級階段,但已經有了規模化的經營和粗放的運作機制,從業人員也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目前,南昌從事藝術品經營的拍賣公司和機構已有數十家之多,正規化的畫廊也開始進駐南昌并形成了頗有影響力的小氣候,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人員開始流入藝術品市場,南昌的藝術品市場正日漸步入一個關鍵期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地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對市場的投資和消費仍起著不小的影響,一級與二級市場仍需扶持,產業價值的信譽體系尚待健全,但市場的產業價值和投資價值已經被管理層和投資者越來越清晰的認知。人們開始迫切呼喚一個品牌性的實力機構來建構市場的價值體系。毫無疑問,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南昌這塊資源蘊藏豐富、價廉質優的藝術品投資處女地將成為中部地區最具前景的市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