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大頭”資料圖
開市行情普遍走高,錢幣收藏漫漫熊市已經走到了盡頭?最近,成都錢幣商張云(化名)在突如其來的量、價齊高的行情面前顯得異常興奮。上個星期,他走馬燈似的在貴州、廣東、山東、北京等地轉了一圈,只為了“找貨”,以應對大量增加的訂單。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在錢幣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普通版“袁大頭”年前報價160元少有人問津,但年后報價180元仍有人趨之若鶩。不僅僅是銀元,金、銀錠、銅錢、紙幣、紀念鈔等在開年之初就顯示出了“牛”態,以集體沖高的方式宣告著大好行情的到來,難道錢幣市場將就此上演一輪絕地反彈?
流露“建倉”痕跡
市場表現
“往年是年后價格會比春節前略低,今年比較特別,開年就沖高。”張云告訴記者,身在市場第一線的他感覺到了節后洋溢的暖意,而許多年前觀望的藏家現在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去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曾經數年行情見漲的錢幣藏市也遭遇了寒冬。在國內各大錢幣拍賣專場上,許多品類的拍品在秋拍時的價格比春拍下調了20%~30%,盡管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品成交價仍在高位,但整個市場的成交價呈縮水狀態。
與此同時,錢幣市場也出現了少有的買賣僵持。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即使以投資為目的的藏家也會分散經營以避免流動資金被全部套牢,因此“遇到市場低迷時大家集體不拋貨,價格不會低,成交量不會高”。
從“好東西不好買不好賣”到“好東西不好買但好賣”的市場表現,只用了一個春節。羅馬假日廣場的幾位錢幣商皆表示,節后的出貨量要比節前上漲10%~20%。其中,存世量極大的袁大頭價位比年前上漲了20元,而普通川錠10兩銀錠的價格也從年前的2200元左右上升到現在的2800元左右。
對此,業內人士猜測,有藏家看好節后錢幣市場的升值潛力選擇在低位時建倉,造成供求關系的變動而導致價格上漲。
底部震蕩還是觸底反彈?
行情分析
此輪來勢洶洶的行情反彈,給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處于低谷的藏市打了一劑強心針。這是市場的底部震蕩還是觸底反彈征兆,市場將以“U”型還是以“V”型的方式反彈?對此,業內人士眾說紛紜。
蜀都金融錢幣專家委員會的一位專家表示,目前的錢幣市場回暖只是此輪市場調整的一部分,從長期來看市場仍處于“U”型反彈的底端,而大量藏家還在觀望等待市場企穩。他表示,以前每個月花一、二萬購買藏品的藏家現在可能只會花五千元,和股市一樣,藏市重獲市場信心也有一個過程。
而四川夢虎珍藏品公司總經理戴小龍則認為,相比于現當代藝術屢屢流拍或起拍價腰斬的情況,錢幣市場的價格從未真正見底,因此也沒有“V”型反彈一說,而相比于“U”型反彈的漫長筑底時間,他認為錢幣市場行情見好近在眼前。
事實上,樂觀的情緒已經在市場上蔓延。1982年就開始從事錢幣收藏的成都藏友劉篪表示,每隔幾年錢幣市場本身就會進行一個調整,去年的金融危機加速了此次調整,這輪反彈也可能是市場重新恢復生機的契機。
專家建議
選擇績優品類收藏
目前,錢幣收藏市場呈現乍暖行情,但此輪行情能否引領市場絕地反彈仍有待觀察。盡管如此,業內人士均表示藏家應該留意目前的市場脈搏,在恰當的時期選擇績優品類進行收藏。
目前,禁止流通后被回收予以銷毀的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幣的市場價格已經很高,而在1997年就停止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也漸漸淡出流通市場。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重點應在存世量較小的整版鈔和連體鈔上,而美元、港幣整版鈔的市場行情也值得關注。
相比于錢幣收藏“大頭”正用錢,近年來民俗錢幣也成了藏界的新寵。據市場反映,目前四川一套“梅蘭竹菊四君子花”錢的市場價格早已逾萬元,而數年前其價格不過數千。據中國民俗錢幣協會官網“天下花泉”的市場分析師表示,以婚嫁喪娶為主要題材的花錢去年未受金融危機沖擊,近年來價格一直穩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