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趙榆、宋滌、王鴻勛、許化遲
主持人:各位搜狐的網友大家下午好,這里是搜狐文化客廳。今天我們非常有幸的邀請到了幾位藝術界的專家來給我們就“金融危機形勢下的中國藝術市場的影響”這個話題進行深入的剖析。我們今天請到的嘉賓是:
原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藝術品市場資深專家趙榆先生
著名畫家、鑒賞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宋滌先生
著名畫家、原榮寶拍賣總經理、藝術品市場資深專家王鴻勛先生
著名畫家、鑒賞家、和平藝苑董事長許化遲先生
08年的金融危機對藝術品市場可以說有很大的破壞性。
不光是經濟上衰退,對藝術品的市場也有影響。金融危機對各位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嗎?
趙榆:沒有影響。
宋滌:除了許先生以外我們都退休了,享受國家優厚的退休金,所以沒有影響。
主持人:金融危機來勢洶洶,它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會有哪些影響?各位分別來談一談這個話題好嗎?
藝術品拍賣市場在2008年的春季已經出現了危機
趙榆:這個問題是一個大話題。對我們中國來說,文化產業是一個大產業、大市場,又分藝術、藝術品。藝術品這一塊又分畫廊、拍賣、文物商店、古玩市場。藝術品拍賣又是藝術品的其中一塊。藝術品拍賣的大小做過一些統計,藝術品拍賣只占總拍賣的7%,又是一個小市場。大家一談藝術品,往往想到藝術品拍賣。在這一點上,我們媒體有很大的功勞。也可以說,媒體給它宣揚得過分了。使得人們一講藝術品拍賣,好象就把藝術品市場涵蓋了,甚至在文化產業中好象都做著領頭。實際上不是那么回事。我覺得過去古玩行當是一個小的行當,小到什么狀況?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他三年找不到東西就能夠維持生活,找到一件東西賣了,又能吃喝三年。藝術品這個行當,古玩這個行當就是這樣一個小行當。文物拍賣、藝術品拍賣是一個小眾的行當,它絕不是一個大市場,可是這幾年宣傳得過了,這么一個小行當,跟國際金融危機,要說沒有關系,人們一說都是有關系。實際上我覺得搭不上當,兩個的情況不一樣。他倆在一起出現,實際是藝術品拍賣市場,在2008年的春季已經出現了危機,真正的表現是在秋季10月份的拍賣,大眾才看到的。實際上這里面的明眼人在2008年初已經預感到2008年秋季拍賣會的簫條。因為沒有東西可拍。真正的文物的精品、藝術品的精品征集不到,就像舊社會人們說的,古玩行當三年到不到好東西,賣出去了吃三年。十月份正趕上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大眾都覺得是跟國際金融危機聯系起來,影響這么大。實際不是這么一個狀況。在春季征集秋季拍賣的時候,已經征集不到高端、高價位的文物精品、藝術精品,秋天肯定拍得不好。
享受奢華藝術品的人,是個極小眾的團體
現在的狀況,我覺得文物的精品、藝術品的精品,價位不是在貶值,不像國際金融危機、房地產降價了、汽車降價了,而文物的精品還在漲價。今年秋季超過千萬的一共有四件,保利占兩件,這兩件都是清朝的瓷器,他們的標價都是四五百萬,賣到了一千一百多萬。你能說它降價了嗎?能說它是因為經濟危機使得它貶值了嗎?不是。中國文物是一個不再生的,文化含量、技術含量、藝術含量都非常高。這一次匡時賣了八大山人的《柏鹿圖》,1995年煙臺文物商店拿到上海去拍,給它定80萬,這次拍了1600多萬。你能說它降價了嗎?中國文物的精品在漲價,和經濟危機是兩回事。享受奢華藝術品的人,是極少數的團體,這個小數的團體,你們幾位都很清楚。這個團體的底蘊首先是文化。他們有很深的文化,才去買文化的物品。他們買了文物是一個享受,買了就不拿出去賣了。中國大陸有拍賣以來,幾大拍賣行做了幾個精品,瀚海五周年、嘉德五周年,這些精品圖錄里面收錄的東西不再回到市場,或者很少回到市場。經過十五六年的收集,都把這些東西聚集到到了有文化底蘊的財主家里了,企業家也罷,收藏家也罷,他們都是有文化底蘊的又有經濟實力的人,把東西收到之后不拿出來。
拍賣是一門科學,比博物館要求得更高更嚴
主持人:在市場上出現的會越來越少?
趙榆:對。精品越來越少。這個市場是一個內部調節的循環市場。現在我們一共十幾年,還沒有到循環期。你總要等待那些收藏家不愿意玩了,或者他們的子孫再拿出來又進入市場。這時候市場又活躍一陣。有了這么一個事情。這次金融危機也好,藝術品市場總的成交額下滑也好,倒給人們提一個醒,不要盲目的搞藝術品拍賣公司。
我在十幾年前就寫了一些文章提醒大家,拍賣公司不懂行千萬不要去搞,特別是文物拍賣和藝術品拍賣,你以為那是個空手套白狼,實際是很大的投資。首先人員投資,你的人員沒有文化底蘊,許先生要是開拍賣公司那沒有問題,他有文化底蘊,有鑒別能力。現在很多種小拍賣公司都缺乏這種能力。特別是2008年的秋季拍賣會呈現出來的,連我們大的拍賣公司在鑒定上,在估價上,他們的欠缺。幾大拍賣公司的古代書畫圖物,有幾家都拍得非常不好,甚至成交20%、40%。那個圖錄要許先生看,一看這場拍賣會肯定成交不了。一家拍賣公司款字頭的有37件,占18.6%。20%自己都認為它是假貨。我們這個產業經過這一次振動,大家靜下心來去學習我們古代的文化,學習文化的鑒定技術,這是一門科學。比博物館要求得更高更嚴。
宋滌:拍賣圖錄,比如說這一幅畫寫的是趙榆,他就是拍賣行確定這張畫是真跡,是趙榆先生畫的。如果是趙榆款,拍賣行也含糊,這究竟準確不準確。他自己都認為是假的,拿不準,你說收藏家哪里有信心?
“盛世收藏”,現在弄成了一個全國人民上下都玩文物
許化遲:剛才趙榆先生講得非常好。其實現在就是媒體給夸大了,而且現在弄成了一個全國人民上下都玩文物了。咱們是叫“盛世收藏”,這“盛世收藏”某些電視臺也不必說得太清楚了,不合適。有很多是誤導嫌疑。比如說你們家有一個罐子,你在家里根本沒有留意它。突然有一天你讓稍微懂一點的行人看一下,這個人一驚,把你給嚇住了。因為你一直不在意的東西,他這一說把你嚇壞了。他說這不得了,國寶。現在這種情況舉不勝舉,后來誤導了很多人。這些人就去找張三、李四,很多專家鑒定,這些所謂專家也沒有看出所以然來。可是最受傷害的是物主,物主原來不在意的東西,后來在意這個東西,一家子打架,為了這個東西全家上下打起來了。最后,他拿到拍賣行去了,這是一個真事。拍賣行告訴他,我們這不適合收這件東西。原打算專家給他估了好幾百萬,到拍賣行說怎么不收了呢?拍賣行也不說真也不說假,他沒有義務告訴你,他只是說不適合拍。這不適合拍給這個人弄糊涂了。他又回去找鑒定專家,比如說趙老師鑒定的,回來找趙老師,您說這個東西值五百萬,現在拍賣行不收。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現在我們某些專欄的節目,我認為完全是,說小一點是誤導,說大一點是傷害。傷害中華民族的文物和文物精神。我認為很好的東西,不管字畫、瓷器、青銅器、木器,木器范圍很大,叫雜項。現在我覺得有一些東西不適合上拍賣行。什么叫拍賣?我跟很多人說拍賣,在外國有兩大拍賣行,你也在網上和電視上經常看他們介紹。應該拍賣的東西是頂級的東西才能拍賣,要有價值,要有欣賞價值、文物價值、經濟價值集合在一起才能拍賣。還有一個就是稀少,現在中國的拍賣行,我認為有一些拍賣行就是潘家園,也許還不如潘家園。誤導了一大批人。
現在有些拍賣行存在欺詐行為
主持人:全國240個拍藝術品的,光北京將近一百家。
許化遲:拍賣不是那么簡單,他們經常讓我看,有一些書,我每次讓我們公司員工,這么一大箱子,就賣垃圾了,不能看。印刷的東西看完了傷眼睛。去年08年賣了四件上千萬的。那上千萬的東西肯定是有出路,有據可查的。我認為現在有些拍賣行的東西,不是說拍賣行不明白,而是這里面有欺詐行為。他并不是不知道這是假的,他知道。有一些拍賣行里面一張真的都沒有。可是人家就是標的便宜。比如說黃胄五千八千,可能嗎?齊白石一萬、一萬五,可能嗎?這個價錢已經告訴你了這是假的。有一些拍賣行叫一級市場。也就是頂級的貨才能拿給拍賣行,拍賣行拍的貨畫廊都不要。
主持人:這當中的問題是不是收藏的民眾用投機的心理在做?
許化遲:不是。我認為有的拍賣行甚至是欺詐行為。他們注冊費用很低。他們的印刷成本也很低。只要他們這些拍賣行拍一期至兩期就失蹤了。
金融危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洗牌,最后留下來的是正規軍
主持人:現在金融危機的背景,可能會有優勝劣汰的作用,當中很多作品會流拍,很多拍不出去。您認為這當中會有積極的影響嗎?
許化遲:我覺得金融危機也是一個好事,大洗牌,包括古董界,包括地產、一二級汽車代理商都是大洗牌。有很多賣汽車的,小代理商馬上全部清除汽車行業,小地產商馬上清除出地產行業,小拍賣行清除出拍賣行業。
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洗牌,最后留下來的都是正規軍。
趙榆:國際上就兩大拍賣公司,中國240多個公司。
許化遲:你還說少了,我知道的不止這么多。那天我看到的是300多。光北京就90多家。山東、上海、濟南、浙江。
趙榆:要拍文物要到國家文物局注冊。拍文物的是24多家。北京是90多家。
中國現在的拍賣完全是炒作
宋滌:金融危機對藝術品肯定會有影響。剛才趙先生講的,古董級的精品反而價錢越來越高。出現這種現象,我認為也是提醒收藏家,本身收藏要花你大量的金錢,從長遠考慮,如果你選擇得當,要有非常好的投資。你要提升自己對精品的認識,真正體現它的價值。會有這種情況,真正的好東西,還會繼續下去。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作為書畫市場這一塊,從去年沒有金融風暴之前,中國的繪畫市場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原因就是剛才兩位說的,拍賣炒作得太多。而且拍賣行業拍賣的基本上都是過去時代的、非常厲害的。而中國現在的拍賣完全是炒作。剛才許先生講的,拍賣很應該拍一級的東西一級市場。真正藝術品的交易市場是畫廊,應該先進入畫廊,慢慢提升,好的、精品的,認為是國寶級的。畫家是當代的,拿到大的拍賣公司炒上去。而現在前幾年基本中國的書畫市場,是不是應該從98年開始?
趙榆:是的。
宋滌:當然,文化藝術的東西肯定是要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富裕,起碼少數人先富裕起來,確實有這個實力,才能力考慮。80年代,畫家是指著海外吃飯的。而且賣到日本,一個是文化淵源,他們喜愛,另外一個是日本有錢、發達。中國國內市場基本上是98年興起來的。特別火爆的是非典,非典以后一發而不可收拾。而這種做法,畫家、理論家、畫廊、拍賣行合作起來的炒作,畫送到了拍賣行,本身完全是炒作。而且炒的價格已經很高了。特別是一些藝術品質沒有涌現,也是在利益驅動之下四位一體的炒作。我說畫界遲早要重新洗牌的,可是沒有想到那么快,金融風暴以前,07年已經是下坡路了。作為有文物價值的一些過去老畫家的畫還好一些。當代的、活著的這批畫家,炒作最厲害的是最明顯的。據說山東有很多的畫廊老板,把家產、房子都抵押去貸款,而且中國的美術界有一個特點,你得掛“長”,看畫家是不是美協會員,中國美協會員,多厲害。再看你是不是美協的主席,反正帶長字的,這畫就應該價位高。
主持人:不完全是看藝術品的價值?
畫就是畫,不要相信皇帝的新衣,不要談什么理念、哲理
宋滌:對。所以就在這樣的一種誤導之下。我認為還有一個問題,因為是利益驅動,有一些理論家對于一些藝術家的評價沒有那么中立。表面上來講我們是不同的派別,學術之爭。其實不是,因為任何美術,這個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都有一種標準,有一種明細標準。如果用不同藝術風格來抹煞一個繪畫的最基本的東西,是不行了。但是在利益驅動之下,他做了很多這樣的事情。而我們的大眾,我認為在文化這一塊、在藝術這一塊,應該說這方面的培養還是比較欠缺的。往往你可以跟隨便一個人聊天,你說唱歌唱得好,大家可以各抒己見,誰電影演得好,我喜歡追這個星,他喜歡追那個偶像。一說畫,都不懂了。干部也是這樣,群眾都會這樣講。是被這些畫家、理論家給忽悠了。因為他們沒拿出一個標準來,觀賞一張畫是一個審美的過程。他們認為人民百姓沒有什么審美標準,應該由他來引導。老百姓也是這樣,你們可以隨便評判,你一提這些,他就認為繪畫就是這樣的。我認為是一種誤導,所以我經常跟大家講,我說不要聽他們講理論,人具有一雙與生俱來的具備審美的能力。不要相信皇帝的新衣,不要談什么理念、哲理,畫就是畫,是最直白的,你看一幅畫給你什么感覺?你畫一幅畫給人講什么哲理,那肯定是欺騙人民群眾。他也就利用了人們對畫不懂,一些很劣質的畫的價格非常高。一些山東的畫廊的老板都慘透了,囤積了很多。
趙榆:在炒到高價位的時候進了一大批貨。
宋滌:他兩萬買的,現在估計也就只能賣到兩千。他本身也就是一個受害者。這個情況07年已經出現了。所以我剛才也非常同意許先生講的,本身這個危機是個好事。大家冷靜了,靜一靜,先好好學習學習。
趙榆:我在中國畫研究院當了六年副院長,我不畫畫。他們三位是畫家。
宋滌:現在叫國家畫院,當時是中國畫研究院。
趙榆:這次沖擊,包括我們畫家都要經過重新的洗牌。
前一段時間太浮躁了。今年明顯有兩件作品為什么賣出高價?今年下半年超過兩千萬的在全國只有一件,就是杭州潘天壽先生的水牛,2100萬。這是他的創作,是他的巨制。人家有十幾個著作發表。另一個作品是黃胄先生的《日夜想念毛主席》,標價一百多萬,拍了四百多萬。黃胄先生這個題材的創作共創作了三幅,他的精品必然要出。這次金融危機一沖擊,畫廊、拍賣市場都要重新洗牌,我想對我們畫家也是一個好事。宋滌先生的畫室我去過。他在畫室里一天要花很多的工夫,一天要花七個小時,靜下心來一點一點的扣,不扣的時候要閑下來構思。一幅大畫和一個作家寫一部長篇的小說一樣,需要很長時間去構思。我們的畫家要沉下心來去思考,然后去創作。現在包括齊白石先生,都是有創作型的那幾幅畫是大價錢。傅抱石先生,我覺得現在還是厲人行的畫,那是1995年,第一次超過一千萬。要現在拿出來,恐怕得過五千萬以上。我們的畫家要沉下心來去創作巨制。
宋滌:從07年開始,我們當代的在世畫家們的作品,原來可能炒得很高,價位很高,名氣很大,但是現在在走下坡路了。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物極必反。對我們的收藏家來講,現在比如說我原來財產很多,現在縮水了幾成又怎么樣?如果你的收藏興趣沒有減弱,你要沉下心來好好的研究,提高你的藝術修養。因為你買一些好一點的東西,他也是要畫的。你怎么來認識他,怎么敢于下手,必須要對這個畫家,對他的藝術成就究竟達到什么樣的程度,要研究的。不能看官銜,包括你是專家、教授,教授和教授不一樣,現在在中國教授貶值的。真正在國外,一個大學里一個教師里只能夠有一個教授。千萬不要看頭銜,也不能說誰的名氣大。要看這是中國畫,中國畫的歷史情況是怎么樣,當代又是怎么樣,我曾經在商報寫過十幾期的小文章,談了一下。你看一幅畫,首先他畫的是什么,你拿他的作品和物像來對比。你的松樹是這樣的,千百年來還沒有變異,他畫的是不是那個意思。形和物對比一下,看不出來一個松樹的樣子,我就很難說你畫得好了。你首先是當代人,拿他的東西和前人,古人和當代的畫家畫的松樹比一下。是不是你有個人風格,個人特征。藝術是需要創造的。沒有個人風格顯然不行。你拿宋先生畫的松樹和他另外畫的松樹比較一下,再選一張。我覺得還是能夠看出好壞的。
主持人:宋先生是從收藏家的角度來說。王先生對于收藏鑒賞有沒有一些見解?
王鴻勛:我談幾點感受,我還是先從拍賣行的角度說起。因為藝術品市場有畫廊,拍賣行、包括下面的資源交易。它有它的特殊性,它需要搭建起一個平臺,有人來唱戲。平臺就是由市場建立起來的,拍賣行、畫廊、古玩市場。誰來唱戲?買畫的、賣畫的。包括畫家、收藏家、倒爺,想從里面找幾個東西,倒出去了賺一旦錢。平臺搭得怎么樣、戲唱得怎么樣。平臺搭得是不是公平公正公開。選的戲的劇目是不是好?是面向國外還是面向國內。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如何擴大內需來應對。藝術品市場也存在這個問題,當代藝術的價值基礎不是國內廠家。
主持人:您覺得需求是來自國外?
王鴻勛:對。
主持人:國內會有消費的需要嗎?
王鴻勛:不能說沒有,很少。如果說金融危機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有沖擊的話,我覺得在這一個范疇里面表現得比較充分,很明顯。這本身就說明了中國大部分人、大部分收藏家和愛好者的價值觀,和國外的一些收藏家、愛好者的價值觀差別很大。不管是他們的成交額還是如何反思藝術品市場,都是很好的一個契機。借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反思一下。
平臺搭起來,有很多努力方向,他們的投資方向,在這樣的基礎上能不能做一個平臺。你考慮的你推出來的角是真的明星還是模仿秀?是真的黃胄還是款,甚至是假畫?我們要的是真正的角,我們要的是明星,不是模仿秀。我們要的是真唱,不是假唱。不是拍賣會上最后作出的一個假的成交額。而這一切都應該是拍賣行應該付出的勞動。你既然搭建這樣一個平臺,就有這個責任把戲做好。而作為唱戲的,買家也好、賣家也好、畫家也好,給你這樣一個舞臺,你任何來展現你的藝術、你的魅力,甚至展現你的財力、魄力。這個市場是一個小眾范圍的市場。門檻比較高,你得有錢,要財力。說是盛世收藏,但是盛世收藏是講的社會,而不是講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某些媒體的宣傳,往往剛才講的有一些誤導,實際上就是起這個作用。有很多人本來還日子過得挺踏實的。看見家里有一個罐子,媒體一報道,心理浮躁起來了。當然也有可能,不定從哪個家里面弄出一個明青花、元青花、名畫出來,概率太低了。這使得一些人想盲目的進入這個市場。別人能投我也能攙和攙和。但是他忽視了文化素質,文化素質就是要突出藝術修養。很多大學教授也不敢邁進這個圈子里。在藝術修養這一塊,可能是忽略了,可能是在這方面的關注不夠,或者他根本不是做這個的。所以這個市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另外一個就是魄力,你要有膽子賣進這一步,你可能有錢,你可能這方面的修養不低,或者是有一批朋友、顧問,但是這一步你敢不敢邁進?這要求的是心理素質。你想我可能花這點錢,這次花了以后回不來了,你能不能有這樣的心理承受能力。你別老想著原來80萬,現在一千多萬。這次危機我也很同意他們幾個講的,不能說它有多好,對咱們國家整體經濟來講,肯定要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負作用,但是在藝術市場,雖然它也屬于一個經濟,但是它的影響比較小。你想進入這個圈子的門檻太高、不容易。一旦有能力能夠進來的,雖然這個市場發展十五六年,并不是很長,但是對這些人來講,可能已經經了幾個大是非。從90年代初到現在還能在市場上繼續玩的,這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收藏這個行業不是每個人都能進來的
主持人:許先生收藏了非常多齊白石的畫,當中的策略是什么?
許化遲:這兩位是我父親的學生,那位是我父親的晚輩。收藏這個領域,學術性的太深了,咱說簡單的。其實收藏這個行業不是每個人都能進來的。如果每個人都進來不叫收藏了。現在有一個節目,叫某某收藏。如果國寶,農民家都擁有了還叫國寶嗎?本身收藏這個東西要具備幾個條件,剛才他們幾位都談到第一條件,第一條件就要有經濟基礎,這是最重要的,財力。第二個條件,要真正的熱愛中華的文物。你要懷著某一種心情進來的,很多也有財力,他把古董收藏當做炒房地產了,其實失敗的就是這些人。剛才我師兄說某某山東商人抵押房子最后炒一個畫家,這不是一個畫廊應該干的。他出在,就跟炒房地產一樣,沒有想到他剛剛買進來就趕上金融危機了。其實不趕上金融危機他也危險,只是危險暴露得遲一些,現在趕上金融危機,暴露得早了一點。買一些畫家,剛才我師兄在學術上講了半天,其實歸根就是幾句話,他根本在繪畫領域不是那塊料。怎么炒也炒不出來。某某美協的副主席,畫院的院長,這些都是炒作的前題。其實他們在畫畫的功力上還差得遠了。第一被忽悠的是畫廊的老板,他也不懂藝術,當做一種炒房地產的方法來做的。他第一上當、第一受騙,第一受到經濟損失,他想買五千塊錢一尺,沒有想到這幅畫只值五十、一百,趕上金融危機,就給套里面了。我這次去香港,有一個真正發生的事,我前兩天去香港,去一個畫廊,那個畫廊的實力非常大,我叫來看看這個畫,我一看,這倉庫里全是油畫,當代油畫,他說我在北京買的,花了五千多萬。他說許大哥你能不能幫我賣賣?這是08年12月份的事,是上個月的事。他買了五千多萬的。我說你讓我怎么幫你賣?他說我當然是虧本賣了,我五千多萬買的,能不能賣三千多萬?我說你讓我兩千萬我也賣不出去,我也沒有這個客戶。因為這些字畫,本身就不值這些錢,你也知道我們和平畫廊,為什么我開和平畫廊呢?和平畫廊培養了一些收藏家,我到和平藝苑,包括買五千萬油畫的他也經常上和平藝苑。
王鴻勛:和平畫店是許先生爸爸開的,我們是在他爸爸開的畫店里面長大的。
關于“前衛”:不是你說你“前衛”就前衛了,八大山人就很前衛
趙榆:危機對拍賣這一塊有影響主要指當代前衛派的有影響。
當代的藝術有傳統的一部分,有前衛的那一部分。前衛這一部分藝術離我們傳統非常遠。
宋滌:對“前衛”我的理解是,不是你說你前衛就前衛了。前衛是一個非常好的詞,超前的意思。這都是西方傳過來的。他們否定傳統,標我是現代藝術、現代派,我是前衛藝術。而且畫幾筆畫不怎么樣,還喜歡加一個我是什么主義。他剛才說的前衛藝術就是說他們自我標榜的前衛藝術。真正的前衛藝術是超前的。夠得上前衛藝術的,范寬。中國宋代的繪畫水準,整個世界各個民族,那都拉開很大的差距。他剛才講有一個鹿,80萬拍到一千萬,八大山人,明代的大畫家,他的一張畫,用筆很簡潔,畫出來的造型用我們現在來看都很有時代感,這種叫前衛。他走到了時代的前面,完全超越了那整個時代,超越了整個時代。
趙榆:當代藝術有前衛的一塊,有傳統的一塊。前衛的這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歷史上有一部分對不上。在明代的時候朱耷、八大。清代的時候揚州八怪立住了。前衛派當時走紅的這一部分太接近歐美,離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很遠,一開始的時候是外國的基金會扶植他起來的。外面的基金會能扶植多久呢?我們可以回顧到歷史上來看,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一些文化進行改造,海外一些文化包括宗教拿出一定的資金來,拿到一定的程度拿不動。中國太大了,13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西方能夠拿出多少?投入一部分不投了。現在可悲的是,自己的文化底蘊還沒有到,沒有到的情況下,緊跟著海外基金投資的那一部分前衛派,于是他們被套住了。買前衛派的這一部分的東西套住了,以后能不能緩起來,這是一個未知數。
許化遲:臺灣一個知名的藝術家也被前衛藝術套住了。剛才說的前衛藝術自古就有,并不是一個壞的詞。可是讓某一些藝術家給弄壞了,現在有一些盲目的炒作,剛才你問我怎么樣說,最簡單的一個道理,搞收藏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應當從淺到深一步一步的來。要看你懷著什么樣的心情。他剛才說我只有買沒有賣。十幾年有拍賣就是這樣。我不敢說我是收藏,可是我真是跟別人有點區別,有一些人是買了就賣。其實這些所謂的前衛藝術的人,他們有一種利欲熏心,在短時間就信暴富,就被這些人忽悠了。他們忽悠你的時候,外國的梵高、畢加索、莫奈你都聽說過了。他們打出來,以后就要產生這些畫家,這幾個現代派的畫家里面就有莫奈、畢加索、凡高。你買了以后就賣幾千萬、幾億。這些人聽了以后就懵了。這次去香港拍賣,這次沖擊最大的,你問我金融風暴有沒有沖擊,我不用說得太多了,金融風暴沖擊就是直接對著他們。我們中國的瓷器、古代書畫、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都沒有受到沖擊。受到沖擊最深的就是所謂的這些要產生畢加索、莫奈的大畫家們。全完蛋,原先可以賣到三千萬,現在三百萬沒有接盤。如果1500萬的時候他夢想賣15000,怎么辦?我可以肯定的對他說,等他孩子吧,孩子就得等孫子了。因為從他們學畫畫那一天開始,到現在加起來不到15年。他們的年歲全在40左右,最大的不過50左右,他們的畫賣幾千萬。我用年歲來衡量這個事是不對的。可是我也說明了問題,現在這些畫家們都是這樣。他們從哪方面也不會值那個錢。這個錢怎么上去呢?很簡單,就是炒作。
主持人:感謝諸位從金融風暴開始談起,在撲朔迷離的市場環境中幫助我們厘清了認識。我們今天的搜狐文化客廳就到這里,謝謝各位的參與。謝謝網友的參與。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