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酷愛畫畫,無時不在畫畫中尋求進步。八九年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后,就一直以繪畫的方式來寫日記。特別是深圳這十九年來,創辦了丑石公司并與深圳共同成長。通過畫畫來體會闖深圳的自我心情、心境與心得。我創作的“破門”“斗雞”“悟道”等一系列主題作品,把自己的心得,通過長時間的人生哲理與自我感悟,一一在主觀和段落里深刻記載。它代表著我探索的藝術人生和在自然社會中的視野,刻劃著代表當代社會一種人群心態的流向,描述了自我在社會發展鴻流中的位置和能量。大戰后靜思;靜思后抉擇;抉擇后的持續;持續后的欣慰。只有勇敢的參與,才能有今天的美好展現!
把所有的日記翻開后的心得,那是我及我們一代人在人生小徑上留下的一點點汗臭味而已。我為能用心記錄下的這些歷史或只是心的昨天,感到自豪。
我的心跳地比別人快,我的血壓也比別人高,語速和頭腦的較勁也是同樣的快,在同齡人當中像我這樣的不多,那是因為我用心做事、誠實守信、講求效率、追求完美的結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把自己一點一滴的心得,透過一組組的圖畫來展現,把心中的夢想實現,那是多么快活的事情啊!
94年我創作了“悟道”主題,它來自我一幅小小的日記畫里!在2001年后我又陸陸續續創作了大約20幾幅關于“悟道”主題的畫作。記得最初是在無錫機場候機的時候創作那幅畫的,在漫長的等待當中我對人生的抉擇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隨性畫了兩張草圖,尺寸在4CM×4CM左右,用的還是紅色的原珠筆。當時是去無錫與別人合作,但呆了四個月后又打道回府,于是感到上錯道,不可道,所以回歸老路,倍感擇道難。其實每天處于這種狀態下的人大有所在,選擇、抉擇、絕擇,那是非常難的一件事。記得電影演員李亞鵬說可以為自己的女兒去死,那種感悟只在經歷了特殊的情感后才會有的。結婚使他上道,有了自己的女兒又形成了同道之上的父女關系,為他女兒能獻身的精神,乃是真話、真情,他是上道了。
日記性主題畫是我在回顧若干本畫中體味出來的。當初并沒有此意,畫畫乃記錄自己當時的下意識,也沒有胸有成竹,只是在亂畫了一些線條之后,發現稿子在視網膜中形成的具有意念的東西,便隨筆加以描述!幾小時或幾天后,再看此畫并與當時的心情、心境、聯系起來,竟帶給了我不同的意會!怪哉!當我與別人談話、接打電話、開會時,只要有紙筆,手就不會閑著,一張日記畫就這樣產生了,當我自己畫了看了回味后,便有一種非常過癮的感覺。而且在以后把圖畫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時,聯系到畫中的元素,想想自己就是畫中人,都要會心一笑。恐怕這就叫藝術來源于生活吧。沒有這么多年的闖深圳的心得,哪里有這些寶貝啊,我為我有這些視覺形象日記畫而感到開心和自信。我也經常不斷地鼓勵自己,堅持和用心地走下去,把自己的故事一直畫下去,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從小受到的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和一點點西方美學教育,二十幾歲時畫“破門”,要求放開舊思想,國家要改革開放,足球要破門進球,自己也要開放思想,用新的方式去解決未來的問題。三十幾歲時畫“斗雞”,是要去拼搏。四十幾歲時又畫了“悟道”,“悟”我在有過失敗和苦楚后抓緊要去做的事,不去犯自己犯過的錯誤,也不要犯別人犯過的錯誤;“悟”我接下來要做的事,總結了許多經驗后,融會慣通,去發現自己的所在、所事和所勢;“悟”我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該做的事。我不應再有偏激的沖動,僅有的應是順勢,上道后一步一步去解決生活丟給我的難題,一件一件用心去體會,積累經驗和智慧,以便在大道和小道上走的更加健康和有意義!
為先鋒網站說一句話是:“道上真精彩,用心發現更美!”。我所理解的先鋒與當代是怎樣發現新道或是填補空白,或是獨領風騷,當代與時代,先鋒更在于“峰”,先鋒主神在于發現無限的個性,使固執至極,即“先鋒”。
2008年10月8日凌晨1點于深圳家中
劉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