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您好。”大年初五中午,記者在大芬油畫村黃江油畫藝術廣場一間畫廊里,見到了兩位來自香港的法國朋友Fabry和他的同伴,他們邊熱情地與記者打招呼,邊挑選著心儀的油畫。
剛開門就賣了7幅油畫
人勤春來早。春節剛歇了四天的大芬一間畫廊的小老板蘇碧霞,昨天剛開張,就迎來了一位叫許波的客人,許波在她的畫廊里精心挑選了7幅山水畫,準備過幾天到哈爾濱看望客戶時,送給他們。許波微笑著說,這樣做一來可以聯絡一下感情,二來送禮物不如送油畫實在,還能為大芬油畫村盡點宣傳的義務。
香港淘畫客絡繹不絕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對大芬村的出口業務略有影響,但昨天記者看到,大芬油畫村依然游客不斷,照常開業的門店,不時迎來一撥又一撥客人。在黃江油畫藝術廣場,記者在外面仔細觀察了半個多鐘頭,發現出入廣場畫廊的中外游客不斷,特別是從香港趕來選畫的客人。中意的、當即買下。正在值班的大芬管理辦工作人員張艷容告訴記者,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每天從國外尤其是香港打來電話的人較多,大多是詢問春節期間大芬油畫村是否開業。
美術作品展每天逾千人參觀
昨天下午,記者在大芬美術館內看到,正在該館展出的“深圳大芬迎春百幅美術作品展”,110幅原創的油畫、國畫、水彩畫等美術精品“爭春斗艷”,讓游客大飽眼福、流連忘返。一些游客在“中國祥云”、“我的太陽”等油畫前佇立許久,認真揣摩,細細品味,一位從香港趕來的坐輪椅的中年男子告訴記者,趁著春節,到深圳逛逛,也來大芬村看看早已名聲在外的大芬油畫。
七旬老漢揮50斤“鐵筆”
昨天下午,在大芬村看到的一幕,著實讓記者吃驚不小。只見一位70多歲的老者,左右手各執一支25斤重的“鐵筆”奮筆疾書。有趣的是,執筆前,陳老漢先用啤酒調墨,然后猛飲一口瓶中的啤酒,再用一把廢牙刷把“鐵筆”的細毫尖刷直,再抱著炮彈一樣的“鐵筆”蘸墨,弓起腰憋足勁,左右揮毫,一氣呵成,且倒寫如流,圍觀者連連稱奇。
不到5分鐘,“龍飛舞”三個大字,便躍然紙上。而且,三個大字一半墨重、一半墨輕;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皆成一體。盡管老漢寫字前已脫掉了兩件外衣,可是幾個字寫下來,臉上卻也滲出了細細的汗珠。兩位旁觀的女士,好奇地想拿起一支鐵筆,連稱好重,拿不動。
老漢告訴記者,他叫陳傳深,今年72歲了,剛來大芬村一個多月。他說,自己是廣東揭陽人,從小熱愛書法藝術,從16歲開始以刻字為業,后來因母親重病,便在家侍奉老母,其間開始練習用“鐵筆”寫字,開始練字的“鐵筆”僅有3斤重,后來發展到用7斤、15斤、25斤等各種重量不同的“鐵筆”。
陳老漢說,自己是70有余闖大芬,他寫的字能賣則賣,賣不掉就當找個樂子。而對重達50斤的兩支“鐵筆”,記者問陳老漢,鐵筆的重量還會不會再增加了,他說,畢竟自己已70多歲了,單支筆重25斤將是他寫字的最后重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