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中國甲骨文書法展覽一瞥
嚴東籬
中國甲骨文書法作品展覽(隨展 錦繡江蘇 圖片),于2009年1月21日~28日,在聯合國總部南大廳成功舉辦。作為該展覽的籌備`布展`值班人員之一,筆者時時處在欣喜之中。
開幕式當晚,展廳里人頭攢動,各類相機燈光閃爍。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先生,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劉振民先生,在開幕式致辭中對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新華社駐聯合國分社首席記者顧震球先生,聯合國電臺記者肖凡女士,對開幕式作了詳盡的報道。
展覽迎來一撥撥膚色不同而又熱情好問的參觀者。他(她)們在聽取了筆者連比帶劃的講解及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志愿者的翻譯之后,都不約而同地露出了驚喜的神色,或留言,或感慨:“展覽太美麗了,我十分喜歡。”“這樣古老的文字,能保存下來,還能演繹成今天的文字,真是不可思議。”
23日下午臨下班時,一位瘦瘦高高的老者示意要求講解。筆者遇見聯合國中國書會的史淳先生,臨時抓差來為他做翻譯。這一翻譯不打緊,足足翻譯了近2個小時。老者什么都問:甲骨片的原字與甲骨文書法用字的異同,甲骨文127坑是怎么發現的,有多深,上面的土與下面的土有什么不同,甚至問到甲骨文的讀音。。。。。。說實話,好多問題我們也說不清。老者告訴我們,他是聯合國的退休職員,奧地利人,對中國的古文字`古文明十分感興趣。他表示以后一定要到中國去看看,去看看甲骨文,看看南京。他還建議:應當把甲骨文的來龍去脈制成光盤,到聯合國的D.H大廳去演講,要有漂亮的譯文,一定會吸引更多的人。另一位參觀者將與老者相同的建議,寫在了留言簿上。
聯合國中國書會是這次展覽的主辦單位之一。現任主席劉震先生告訴筆者,書會對展覽的選題十分苛刻:一定要是世界的或一個國家的知名“品牌”`一流藝術。甲骨文與甲骨文書法,就符合選題要求。展覽這樣有意義,而你們又辦得這樣精心,這樣成功,還不多見。與劉震先生談話相印證的是:從國內帶來的500本宣傳圖冊,分幾批放在展覽大廳的長條桌上,都被參觀者或聯合國上下班的職員索取一空。28日下午撤展時,展出的數十幅“錦繡江蘇”圖片都被聯合國的女士`先生們,你一幅,他幾幅地索取光了。連展覽的海報,背景墻的大幅招貼,也被要走了。撤展完畢,除了要運回國續展的甲骨文書法作品外,只剩下幾只空空的紙箱。
展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江蘇省甲骨文學會會長徐自學先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多次對筆者說,辦展覽不是要揚書法家個人之名,而是要揚祖國文化之名。抱此宗旨,他近80高齡,在開幕式后還堅持留下來天天到展廳值班`講解,為求字者題字,忙得不亦樂乎,有時連水都顧不上喝。僅此,就感動了聯合國的很多朋友,紛紛與徐先生合影`為展覽會提供幫助。
聯合國中文處的國際公務員凌建平先生,十分贊賞江蘇出資籌辦這次展覽。凌先生,浙江籍人,由他牽線,去年,杭州投資數百萬元在聯合國成功舉辦了“杭州美食節”,為杭州樹立了“遊在天堂`食在天堂”的形象。他說,外國人對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也要保護起來,傳揚開去。經濟發展的同時抓文化投入,以提高軟實力,這是很多國家的經驗。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這方面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張裕雯小姐,哥倫比亞大學一年級學生,青春靚麗。她自愿擔當展覽翻譯。想不到的是:這位小女生,在剛果讀中學時做的藝術課題,選的就是甲骨文,并且在三十名同學中得了第一名。筆者心頭一熱,展覽結束后,經與徐自學先生商量,就把14幅甲骨文圖片資料贈送給了她。
傳承并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需要千千萬萬象張裕雯一樣的年輕人。
祝愿祖國優秀文化,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熠熠生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